「請佛」過後,整個金門後浦城區陷入了祭典即將到來的深切期待之中,不時可以聽見遠遠近近不同場域傳來的鑼鼓聲。如果以為這喧天的鑼鼓便是四月十二迎城隍祭典準備工作的全部,那就未免小看了金門人對於迎城隍祭典的重視程度。 立夏過後,天黑得晚,星期四的午後,國小的孩子們下課後還有很長的嬉戲時間,拿著相機信步行走在後浦南門境的巷弄中,喧囂的鑼鼓被古老聚落的盎然古意稀釋,只留下淡淡的痕跡,預約數日後的鬧熱。 人跡少至的巷弄裡,傳來了孩童的喧鬧,幾個孩子圍著兩個抬著太子輦的孩子,看著他們如何舞動這個與他們有著同樣天真性格的神尊所要搭乘的神輦。 圍著,看著,討論著。 驀然,神輦狂舞。 狂舞過後,定格。 額頭上豆大的汗水滴落,短暫停留中,孩子們的臉上蕩漾著滿足的笑容。 或許,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練習是不會累的,只要在城隍遶境時,在自己所屬的南門境隊伍中,太子爺神尊能夠在自己的服侍下與其他神靈成就一場舞動神靈的祭典,傳承父兄輩接續先祖傳統所流傳下來的步伐,幾年過後再藉由這樣的場合,綿延到自己的子弟,讓祖先傳下來的東西不會斷在自己手中。 午後,後浦南門境的巷弄中,我在一群孩子身上,看見,金門的傳承之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