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總有些值得等待的東西,我一直這麼相信著。
每年到了深秋早冬時節,自有一群觀光客如候鳥,從八方匯集到士林官邸,與菊花結一段善緣。
十個年頭過去了,有些人從慘綠少年步入成年世界,有些人從年少的意氣風發轉變成看盡世情的沉著內斂,無論世事如何滄桑變換,士林官邸的菊花依舊在深秋展露笑顏,成為某些人生命中無法遺忘的一種等待。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士林官邸菊展場地配置
今年士林官邸菊花展的場地擴大到包含花博公園圓山展區,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地圖可以看出來,兩個園區之間能以捷運淡水線連結,所以雖然距離稍遠,靠著捷運的連結讓兩個園區也不至於遙不可及。
從菊展官方網站所提供的配置圖可以看出來,這次在士林官邸公園主場的場地配置與往年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緊扣住今年菊展「菊與詩的對話」的大主題,由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下屬各個單位在分配的場地上以各自的創意與專長各擅勝揚。
大部分的人到士林官邸公園都是出捷運士林站之後沿著福林路走。事實上,從捷運劍潭站下車沿著中山北路五段走也可以到「士林官邸公園460巷入口」。不喜歡大門那種紛雜擾亂氣氛,其實可以選擇從這裡進入園區,能避開大聲叫囂的觀光人群。
不過「士林官邸公園460巷入口」平常並不顯目,所以主辦單位在這裡有作一些入口意象,刻意去強調它的功能。
與過去幾年相比,今年是士林官邸公園大門的入口意象顯得簡單許多,沒有明顯的拱門,三個圓柱、兩盆懸崖菊,加上一些菊科草花及文字就是全部,似乎告訴人們今年花展走的不是往年的華麗風格,讓遊客要有心理準備。
還好,藍天白雲印襯之下,花草拍起照來仍能保有各自的美麗。
大門兩側的區域由陽明山公園管理所負責,以「詠菊」為主題,佈置出一個純然中國風情的園區。
園區的故事是以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的故事為本,從王安石及蘇軾合作的《詠菊》詩作發想,營造出一個純然中國化的菊花園林。
這個區域有兩個主題造景,「東坡居」呈現出蘇軾歸宿山野的質樸無偽自在風格。
這幾隻菊花豬讓人想到了有名的「東坡肉」,更讓人想起蘇軾那首有名的《食豬肉詩》:
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每日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如果賣「東坡肉」的店裡都能擺上這麼幾隻菊花豬,讓人們享用美食時,也能知道這道菜的典故,那一定是件很讚的事。畢竟如果不是當年蘇大學士多管閒事的在王安石未完的《詠菊》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後加上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就不會被貶到黃州,不到黃州又怎麼會發明堪稱中華美食代表作之一的「東坡肉」呢?
比較起來,「安石堂」造景則是表現出王安石身為宋神宗丞相的意氣風發。
居中的那叢大立菊,不免讓人想到《宮詞》詩:
六宅新妝促錦,三宮巧仗叢花。
一片黃雲起處,內人遙認官家。
看起來就充滿著屬於官宦人家的富貴氣象。
此區造景雖美,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發想典故的中心價值:
海鱉曾欺井內蛙,大鵬張翅繞天涯。
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文采風流如蘇東坡者都會碰個大釘子,更何況我輩凡夫俗子?
走進士林官邸公園大門,駐警室前廣場由各管理所協力佈置的是「大立菊展示」。
這個每年都有的展區,也是最吸引人們目光的焦點。
今年冠軍的大立菊,一株上面共有1291朵花,是由花卉試驗中心所培育出來的。
不過最讓人驚豔的卻不是今年的冠軍菊花,或許是花期沒有調整好,冠軍花開得有點稀稀落落的,反而是入口處那棵陽明山公園果裡所所培育出來的大立菊,雖然以1250朵居次,但怒放的壯盛花容卻為它博得更多的注目禮。
主題園區則是由園藝工程隊以蘇軾的《贈劉景文》詩作發想。
蘇軾《贈劉景文》詩: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此詩是蘇軾在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
這個展區的文案是這樣寫的:
以白色菊花和銀色之銀葉菊做區塊狀之佈置,表現秋末冬初的霜雪。褐色的荷葉裝置物及木頭枯枝突顯秋至殘荷之意象。各色菊花種植的拱橋,呈現天邊翻騰的雲海。金菊及各色菊花,表現秋收冬藏豐收的詩意。
說實話,我覺得整體氣氛的營造在「霜雪」、「雲海」跟「秋至殘荷」這三方面並不明顯,太多色彩繽紛的菊科花草與巨大的流水造景完全搶去了整個園區的主題,於是文案歸文案,造景歸造景,幾乎完全讓人無法聯想在一起。
踏青區裡,由園藝管理所佈置的主題是「夢裡的懸崖菊」,入口兩個樸克牌人的造景,似乎帶人走進了童話世界中,愛麗斯所夢遊的仙境。
顛倒的時鐘是《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意象。
夢裡的世界,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需要用常理去解釋。
既然名為「夢裡的懸崖菊」,懸崖菊自然佔有重要地位,所以到處都看得到懸崖菊在造景上的應用。
「嵯峨菊」是這個主題的另一個主角,恣意地穿梭在花園之間,串連著每一個不同的夢境。
我很喜歡這一張的感覺,很有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雖然它是出現在一個以夢境為主題的園區裡。
「對比」,應該也是這個主題所要呈現的感覺,所以充滿禪味的枯木野菊,也能與視覺印象強烈的英文字母出現在同一個畫面當中。
西式庭園上場的是圓山公園管理所佈置的「菊嘆」,是以嵯峨菊跟大立菊為背景的佈置,並以當代詩人向陽的《詠菊》詩中的一段作為發想:
微笑著在寒夜裡徐徐綻放
像林中的落葉輕輕,飄下
那種招呼,美如水聲
又微帶些風的怨嗔
讓人從蕨類咬住的小徑
驚見澄黃的月光
向陽的《詠菊》詩全文:
所有等待,只為金線菊
微笑著在寒夜裡徐徐綻放
像林中的落葉輕輕,飄下
那種招呼,美如水聲
又微帶些風的怨嗔
讓人從蕨類咬住的小徑
驚見澄黃的月光,還有
傍晚樵夫遺下的柴枝
冷冷鬱結著的
褪了色的幽淒
走過總是垂髮低頭,故意
是裝不來的,林外的溪水
緊緊攀著草夜的幾滴淚
此刻在風中,瓦解了
妳問我浮萍的邏輯
那就是吧,露珠向大地
沉墜的輕喟。而菊
尤其金線菊是耐於等待的
寒冬過了就是春天
我用一生來等妳的展顏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跟我一樣,完全看不出來向陽的詩跟這些造景的相關性。
我倒寧願把這些造景中的可愛人偶,當作是與中村都夢鏡頭下的小仙童相同的萬物精靈,快樂的在菊花叢中嬉戲。
中式庭園及凱歌堂旁是由青年公園管理所佈置的「福山秋菊」,要營造出的是遠離塵囂的田園生活之美。
無詩相佐的這個主題,卻是最有詩意的地方,很有周敦頤《愛蓮說》有「菊,花之隱逸者也」的意境。
在這個區裡看見我最喜歡的菊花品種「綠丸」。
總覺得自然界凡是綠花者總是太過平庸,雖然與世無爭,卻少了點韻味,就像是凡夫俗子總是汲汲營營於生活,無法體會到內含在平凡生活中的寧靜致遠。只有「綠丸」這種菊花,不以艷麗的色彩取勝,也不像「綠絲菊」有著碩大花型,深得菊花「花之隱逸者」的趣味。
凱歌堂旁,紅色的小菊花與色澤溫潤的紅磚牆譜出一曲低調的華麗。
新蘭亭中,由園藝管理所佈置的「菊花大觀園」是菊花品種的展示場,熙來攘往的人潮從各方湧進這個小小的空間中與八方而來的菊花品中相遇。
今年最受注目的是一株屬於「山陽玉泉」品種的菊花,直徑長達34公分的花朵可以說是全場的焦點。
花般如細線般的菊花品種這幾年相當受歡迎,這兩個品種是秋玲與山陽仙人。
這個品種叫北斗之星,是日本品種。
大菊品種「錦王」。
大菊品種「金山」,未全開時的花朵排列成螺旋狀。
大菊品種「川櫻之岸」有著櫻花般的粉紅。
大菊品種「歡滿家園」。
大菊品種「血爪」。
花形不算小的「迷你小紅」。
舌狀花造型特殊的「粉風車」。
這兩個常被用來做懸崖菊的小菊品種,在木窗紅柱的襯托下充滿中國風情。
來自日本的嵯峨菊也有不同的美麗。
水池邊的不知名菊花品種。
園藝展覽館中是由南港公園管理所佈置的「不第後賦菊詩」。
基本上我是很好奇怎麼會挑上這個主題的,因為寫《不第後賦菊》這首詩的人,正是唐朝末年發動民變,導致唐朝滅亡的黃巢。
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古代中國皇宮在每年九月初八就開始作重九,所以這首詩講的是「菊花節」,而不是菊花本身......
這個展區所要呈現的是異材質菊花,也就是:「菊,非菊」,所以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人造菊花。
上面牆上是用打包帶作的菊花。
細語的鸚鵡上方是鐵線作的菊花。
紙做的菊花。
絲瓜絡作的,應該是梅花。
今年士林官邸菊展的場地擴大到花博公園圓山展區,從菊展官方網站所提供的配置圖看來,這個展區的範圍不算大,展示內容也只有大立菊與菊科草花。
一出捷運圓山站,就可以看見「士林官邸菊展」幾個大字。
沿著花博爭艷館前的路往前走,不久就可以看見由花卉試驗中心佈置的場地。
這個場地是以元稹《菊花》詩為主題,在城市中營造出一個充滿隱逸思想的樸實世界。
元稹《菊花》詩:
秋叢繞舍似陶家,徧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個場地並不大,除了竹屋的主題造景之外,再來就是兩排大立菊。木條搭蓋而成的棚架上,懸崖菊與嵯峨菊恰如其分的作為一種安靜的點綴。
常常覺得,像這樣安靜又不張揚的陪伴是最難的。
總是想到《傷心咖啡店之歌》書裡的一段話:
珍惜一個人的方式,就是一丁點也不要擁有,只要從旁邊陪陪他,做一種溫柔的襯色。
沒有想到,「大立菊歷年之冠」的說明牌會出現在這裡。看著從2004年開始,每年得到冠軍的大立菊的開花數字從108、320、285、353、445、530、1039到今年的1291朵,幾乎是每年每年地逐年增加,真的讓人不得不佩服培育者栽培技術的精進。
不知道明年會不會超過1500朵?
與士林官邸公園的主場地相比,圓山園區多了一個高處的觀賞點,讓人可以從高處俯瞰整個場地的配置,還有欣賞大立菊展示棚架前的花毯與後方的花海景觀。
雖然說波斯菊這幾年在臺灣已經被用的非常氾濫了,但是在這樣浮雲掩映的深秋午後,在臺北城中看見這樣的一片花毯,心中還是有著無限感動,不知道明年在這裡會不會有更壯盛的花毯可以欣賞?
非假日的午後,園藝人員趁著人少的時候忙著更換盆栽,把已見凋萎之相的菊花換成正在盛開的盆花,也多虧有這些人的辛勞,每年的臺北城有了讓眾人群集的理由,年復一年地從八方雲集而來,共享這一場深秋的菊花饗宴。
展覽訊息:
展覽時間:2011年11月19日-2011年12月4日(展延至12月11日)
開放時間:8:00 AM -17:00 PM (免費參觀)
展覽地點:士林官邸、花博公園圓山展區
官方網站:http://2011chshow.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