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喜不喜歡,「軍跡」已經成為現在金門的顯學之一。
不同的人對於這些因為軍事用途而存在的遺跡舊址有不同的詮釋方式,也以各自的方式去親近探索,公部門也推波助瀾地辦理「金門戰地觀光藝術節」,推動「戰地秘境巡禮」,前兩年在十月之後開放幾個平常沒有開放的軍事設施。2013年開放的是柳營步兵軍事體驗園區 、光華園 (心戰資料館、空飄物施放場、光華酒窖) 、金東電影院 、擎天水廠、老兵故事館等五個設施,2014年了前一年開放的 光華園 (心戰資料館、空飄物施放場、光華酒窖) 與金東電影院之外,另外三處是塔后廣播電台、獅山砲陣地 (支坑道)與擎天水廠。
2013年開放的擎天水廠其實與老兵故事館一樣,都只是擎天水廠的部分設施,應該稱作飲水思源軍用儲水庫,距離曾經是擎天水廠管制室的老兵故事館有一段路。
2014年開放的擎天水廠則是在老兵故事館附近,從旁邊走一小段路就可以到達。
隱身山谷中的擎天水廠現在已經被金門現整府整修為「擎天水廠展示館」,入口處大大的「擎天水廠」四個字是它的正字標記。不過它也不是擎天水廠的全部,而是以前的抽水站。
進到「擎天水廠展示館」後,迎面而來的是整個擎天水庫與周邊設施的配置圖。
活動期間有穿著數碼迷彩工作服的人緣為遊客解說。
這是2014年金門戰地觀光藝術節「戰地秘境巡禮」活動的集章卡,跑完五個點之後可以完成一個身穿迷彩服的軍人圖樣。
整個展示館的動線只有一條,進去之後要馬上左轉。
入口意象是金門水資源,有古井、擎天水庫,還有飲水思源紀念碑的圖像。
另一邊面板以「水無常形」作主題,介紹地球水資源與水循環。
再往前就是整個擎天水廠展示館的主要區域,展示面積不算大,從入口幾乎就可以一覽無遺。
至於空間不大的原因,只要抬頭就可以知道,因為這裡是直接在太武山裡挖出來的坑道啊!
整個展示館保留了許多過去擎天水廠與坑道的特色,新增建的部分也盡量配合原有的環境設計。
地上的人行步道是採高架棧道的方式,在原本管線的地方採用透明地板並加上照明燈,讓遊客季可以體會當年的水廠管線配置也不會有行走不方便的問題。
管線上的重要部分會加上指標說明功能。
整個展示館中有許多說明面板,介紹完地球水資源後,接著介紹「擎天水庫」。
擎天水庫
位在高坑村南郊太武山麓,於1968年開工,次年10月竣工,由縣府籌款,臺灣省水利局派員設計,駐軍天山部隊構建,為金門第一座混擬土重力壩體,長一百四十五公尺,高十九公尺,環湖道路八百零七公尺,滿水位面積四點四公頃,總計蓄水量二十五萬立方公尺,完工後由先總統蔣公命名為「擎天水庫」。
此水庫籌建時期因國共對立,設計上也多了戰備用水的功能,故水庫所有設備及六百噸儲水池均建築在坑道內,達到防砲效果。除了擎天水廠供水外,於武揚營區(明德公園)也設抽水站供水至南雄師部,儲水量為一百噸。
版面中有飲水思源紀念碑的老照片。
很可惜解說文字有問題,讓人搞不不清楚見擎天水庫的到底是天山部隊還是天工部隊?
接下來是介紹金門自然水文,有一個金門自然水文地景模型呈現出金門天然的溪流與湖泊分佈。
後面還有很多解說面板,看得出來空間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但過多與太過專業的說明文字,其實讓人很不容易耐心閱讀與思考。
這個展示館應該是「戰地政務時期太武山區太武發電廠暨其周邊之民生基礎建設(水電)設施資源保存與再利用規劃設計」中的「供水建設博物館」,當初的規劃應該是要有提供高體驗性與互動性之展示內容,但從現有成果看起來,似乎並沒有達到當初的規劃,太多靜態文字面板了。
遊客停留最久的地方是利用儲水庫牆面播放的電影,但如果沒有家長說明,小朋友進來是看不懂的。
去除那些艱澀難懂的文字,其實這個展示館的空間本身就有許多故事可以講。
保存下來的許多設備所呈現出來的空間美感,真的比後來加上的那些過量展示讓人有興趣。
在軍跡成為金門顯學的現在,軍事設施的活化自然是人們注意的焦點,但要如何擺脫過往那種靜態展示過多的模式,主事者應該好好思考,畢竟只靠留下來的軍跡標本是吸引不了太多遊客上門的。
擎天水廠相關設施 | |||
擎天水廠管制室 |
擎天水廠抽水站 |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