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水頭聚落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中界的洋樓群,外人來到這裡,眼光很難不被「得月樓」「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黃輝煌洋樓」這些高大且裝飾繁複的建築所吸引,但對水頭人來說,這些雄偉的房子畢竟是私人宅第,再怎麼漂亮,裡面發生的故事也總是人家的家務事,無論是飛黃騰達或是衰敗沒落,故事是人家的故事,記憶也是人家的家族記憶。
對水頭在地人來說,中界廣場另一頭的番仔厝雖然並不高大宏偉,卻是匯集了聚落人們的集體記憶,這是一所學校,一所集合聚落資源所興建的新式學校。
金門自古文風鼎盛,水頭雖然是一個以商業興起的聚落,但傳統中國人「商而優則仕」的想法讓水頭人致富之後開始注意子弟的教育問題,籌建書齋也成為重要的工作。早期的書齋多為私人營建,清朝末年之後書齋沒落,各宗族合資請老師到金水寺幫各姓子弟上課。民國10年3月10日,水頭成立了新制學校,首任校長李觀瀾,校址設在黃氏家廟,民國20年以學生增加,宗祠面積不夠,籌建新校舍,校舍藍圖由當時已卸任的老校長唐逢祥繪製,工匠為同安師傅及本地匠師,水頭當地16歲以上的壯丁需做公工6天,之後的工期則視工作給予白銀一角六分至二角不等的酬勞。最後結算,建學校的耗資總共白銀二萬餘元,其中購地使用了一千八百元。整個建築則在民國21年11月12日舉成落成典禮,邀請全金門島學校及鄉長參加,當天則舉辦話劇演出及遊藝活動。
興建完成的校舍是一棟「回」字形的建築,建築中央地基抬高處為禮堂。外圍建築中,左右兩邊各有六間教室,後排是辦公室及教師宿舍,前排的兩間是校長室跟董事長辦公室,是規劃完善的學校建築,也是金門地區規模最大的洋樓學校。
金水學校建築最大的特色在於隨處可見的紅磚圓柱。閩南地區產紅土,明朝《天工開物》的《陶埏篇》中就有「閩南多紅泥」的記載。金門雖然產紅土,本身卻沒有足夠的技術燒出高品質的紅磚,所以紅磚仰賴外地輸入,也因此紅磚在金門傳統建築中算是高級的建材,金水學校中除了一般建築的地坪及牆身上使用紅磚之外,柱子也使用高級的紅磚,由此可知水頭人對金水學校的重視程度。
新建的金水學校首任校長為王起辛,兩年後由邱日新老師接任校長,並編寫金水學校校歌:「我金水兮,閩之濱,龜山屏障,浯水環連,山川秀麗,校舍新妍,愛惜韶光莫淺過,學無疆兮渺如淵,須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德智體美群育兮,誠毅為先,賢希聖兮,聖兮天,勗哉少年。」。
沒有幾年,民國26年10月日軍登陸金門,金水學校停辦,後來雖然有短暫的復學,終淪為日軍的野戰醫院,這間醫院除了醫治受傷的日軍之外也對水頭居民提供了醫療資源,醫院中上演的悲歡離合或許現在還被收藏在許多人的記憶之中。
日軍撤離金門之後,金水學校又因僑匯抑注在35年復學,38年國民軍進駐金門,學校再度停辦,隔年才由民政處復校,此時更名為「金水國民學校」,學校由私立轉為公立,首任校長為盧金龍,幾經變革之後,民國75年8月因為學生人數不足而廢校,併入古城國小,僅剩下幼稚園,金水學校的建築則在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後整修,88年起作為銘傳大學金門校區,如今則是收回作為國家公園的展示館。
金水學校從興建到營運與僑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僑匯自然是展示館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金門僑民在南洋等地努力工作,省喫儉用節省下來的錢大多匯回家鄉金門,供給父母親人使用。從前郵匯不便,金門僑民的匯款大多透過「民信局」送回金門。「民信局」是一種民間郵遞組織,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由寧波幫商人首創,是一種私人經營的營利機構,業務包括寄遞信件、物品、經辦匯兌。清朝末年,全中國民信局達數千家,服務範圍遍佈全國及華僑聚居的區域。福建地區的僑批局專門為南洋僑民服務,福建話發音「信」「批」同音,僑批局也就是僑信局。
「存德」與「昭其文」「金勝源」等都是民國38年兩岸阻隔前存在金門的民信局,每天金星輪從廈門將信件及僑匯送到同安渡頭之後,再由專人送至郵局及民信局,此時民信局的業務量超過公營郵局。民信局的業務在國軍入駐金門後逐漸被郵局所取代,如今幾乎完全走入了歷史之中。金水學校展示館中的「存德藥局」情境展示提醒人們關於僑匯的這一段過往。
金水學校主要是由旅居印尼的水頭鄉親倡建,由黃嘉平出任籌備會主席,並由旅居巫荖埠的黃獻量主持購料及雇工,雖然師傅及工匠來自本地,但建築風格卻運用了大量的西式圖飾,天使、鴿子、花草等圖樣都出現在正面的山頭上,但是不像水頭中界其他洋樓的繁複裝飾,金水學校保有學校建築應有的典雅風格。
如今的金水學校,學童唱誦校歌的歌聲不再,日軍野戰醫院的過往也走入人們的記憶,練兵的「怒潮士官學校」軍士也步下舞台,只剩下旁邊幼稚園的孩子及偶而來訪的遊客作陪,逐漸累積新的記憶留待後人訴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