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699.jpg

春季的金門,大地宛如繽紛的畫卷。

除了紅土之外,有各式各樣的作物在這片土地上爭妍。

拜農業政策改變之故,金門在冬春高粱休耕的季節裡,採用的綠肥職務不再僅限於傳統的油菜花,而是以多樣的綠肥作物為休眠中的大地補充元氣。

在這麼許多的綠肥作物中,色澤最特殊的,應該就是紫色花朵的「苕子」了吧。

DSC_0692.JPG

「苕子」音同「條子」,是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的豆科蠶豆屬植物,學名為Vicia dasycarpa,在台灣以中部一帶種得較多,是近幾年才開始推廣的綠肥作物。   

播種時間以10月至翌年2月播種最佳,適合稻田或山坡果園栽植。初期生長較慢,長成後莖枝成蔓性匍匐狀,覆蓋效果極佳。開花時間為1-4月。

DSC_0731.JPG

苕子的紫紅色花朵柔美而成串,可以美化田園景觀。然而上,在薰衣草之名如日中天的現在,常有人遠望田間一片紫紅而將苕子誤以為是薰衣草。但是只要走近細看,就可以發現兩者的長相截然不同,而且苕子也沒有薰衣草特有的香氣。

DSC_0737.JPG

一般來說,綠肥作物大多會在開花初期就翻埋入土,因為此時是植物體內營養成份最高的時候。但是在台灣地區,綠肥作物除了提供土壤肥力之外,也兼負增進田園景觀的功能,所以常常會等到花謝才將植株翻埋。

苕子常在開花時翻埋,此時田地也常會灌水,藉此加速柔軟多汁的枝葉腐爛分解。

DSC_0725.JPG

苕子喜歡冷涼的氣候,所以在台灣主要利用的地區是自彰化以北的平地及海拔1,500公尺以下之山地。所以氣候較台灣冷涼的金門,其實也很適合它的生長。雖然它發芽初期生長緩慢,容易被其他雜草掩蓋,但是常成後的匍匐性蔓生莖卻有著極優的覆蓋性。

但是金門目前採用的田地,似乎很少見到整片密密麻麻的苕子,不知道是灑種的數量不夠(每公頃田地需要撒播的種子量約為30~50公斤),還是因為金門的風力真的太強。因為苕子這種植物不耐踩踏,如果被踩過,莖蔓的生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DSC_0704.JPG

苕子又稱為野豌豆,為越冬一年生蔓性豆科植物。莖柔軟,平滑或具短毛。葉為偶數羽狀複葉,葉軸末端具有攀緣的捲鬚。花為紫紅色總狀花序。種子圓而光滑,呈黑色或深褐色。其栽培種大都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或亞洲西部,臺灣目前栽培品種屬於植株光滑,莢果具有細毛之毛莢苕子(Woolypod vetch),商品名稱Namio,是澳洲農業機關在許多不同的毛莢苕子品系中所選拔出的耐旱早熟種,根部可著生大型根瘤,肥效極佳。

DSC_0719.jpg

與其他綠肥植物相比,苕子的從覆蓋性、水土保持到保濕性等特點都比油菜優良,而且沒有油菜易生蟲害及白粉病等後遺症。加上種子價格便宜,抑制雜草滋生以及增加土壤有機物質等功效高居綠肥植物之冠的特點,其實可以大量推廣。

附帶一提的是,它的嫩葉可以食用。如此看起來漂亮又可以吃的植物,照顧起來也不用費太多精神,如果真能與金門的風土合得來,或許將來真的可以成為金門主要的綠肥作物也說不定。

DSC_0714.JPG

目前金門苕子較常見的區域,大約是在金門城到賢厝的古官道沿線,尤其在官路邊入口大石附近可以看到一大片。環島北路也可以看見少數的分布,不過數量不多,所以想要看到一片紫紅的景象可能還是在西半島比較有機會。

至於環島北路沿線,除了翠綠的小麥之外,看見的是金門大地拼圖上的另一種色調-澄黃。現在的金門,田裡看見的黃花不一定是油菜花,仔細看還是分得出來的。

至於這片澄黃是由哪種植物構成?

先賣個關子,請待下回分曉。

DSC_071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