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有句俗諺:「古湖無石不開花。」 所謂的「古湖」,指的是明清時期的十九都古湖保,清代的古湖保包括了湖下、湖尾、半山、湖南、後歧、下田、浦頭、東坑、冰厝、山灶與古龍頭等十一個聚落。這十一個聚落所在的位置地勢低平,沒有石頭山,再加上從開基以來幾乎沒有人考取功名,所以當地人把這種沒有人做官的狀況歸咎於風水,也因此產生了「古湖無石不開花」的俗諺。
然而事實上,這個區域所聚居的李氏居民,先人在明初時是朝廷欽犯,避居金門是為了逃難,能夠逃避追殺已經不容易,後代子孫哪裡敢太過張揚呢?所以直到清朝光緒卅年(1904年),才出了第一個進士李景銘。隔了兩年,又出了一個舉人李國佐,到此才算開啟功名。
不過說這裡的人不重視教育倒也不是事實。民國二年(1913年)古龍頭鄉賢李森祐捐贈銀元三千元,與前清秀才李森遠、耆老李滋協、李森換等人,在原來村塾所在的南山李氏大宗祠成立「古寧學校」,開班授課。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經費不足,學生上課要自備桌椅,學校只有新式黑板跟講桌。
「古寧學校」開辦之後,口碑很好。民國四年(1915年)金門設縣,向政府申請立案,名為「私立古寧學校」,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就讀。民國九年(1920年),北山長房宗祠前也設了學校。後來因為戰亂,學校業務停止。直到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才重新興辦學校,當時的校本部設在北山長房宗祠,南山的大宗祠設分部。如今在北山長房宗祠前的西式洋樓門樓,即是這個時期的「古寧學校」舊址。
如今北山的「古寧學校」舊址,看得出來是歷經風霜。幾歷戰亂,「古寧學校」只剩下正立面圓拱上隱約的字跡可以分辨出是「古寧學校」,其他的建築與結構,幾經修補,幾乎已經看不出原來的建築工法,只能從殘留的形制中遙想學校當年的規模。
紅磚在金門屬於高級的建材,人字砌的花崗石塊也可想見當年建築時的用心,畢竟教育是聞達的捷徑,沒讀過書想要翻身是難上加難。看準了這一點,古龍頭(古寧頭)的人在政局不安的民國初年,對於教育仍是十分看重。
當時活條件不好,子弟在學校讀了兩三年書,能夠識字記帳就會送去南洋當帳房,匯錢回鄉改善家庭狀況。能讀到小學畢業的不多,能繼續讀中學的更少。但是為了教育,古龍頭(古寧頭)人以抽取蚵殼捐、批捐(僑匯)的方式自籌經費來讓孩子唸書,真的不夠了才向學生收學費。古龍頭(古寧頭)人對於子弟教育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
北山長房宗祠前的「古寧學校」舊址荒廢,並不代表古龍頭人在戰亂之後,對於子弟教育的棄守,相反地,他們後來匯集資源,興建了更加寬廣,設備更完善,師資也更加優秀,可以容納千名學生的新學校。
現在這所新學校在哪裡呢?
新學校的校址已經看不見任何學校建築了,所有的建築結構也只剩下一塊石頭。
關於這所學校,這塊石頭,就是古龍頭人興學史上的另一段血淚過往了,也是另外一個新的故事了,留待下回述說。
原寫於 2009-08-25
*後註:此遺蹟已於2014年7月15日因「金門縣頹屋危屋處理」被拆除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