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定古蹟「官澳龍鳳宮」開始整修了。大部分的寺廟如果建築需要整修,大多是在宮廟建築四周搭蓋鐵棚之類的臨時場所讓廟中神明暫住。不過官澳龍鳳宮特別不一樣,廟中的諸天神佛在廟寺整修時,竟然有一棟在官澳可以稱得上是華麗無雙的建築作為行宮,繼續享有善男信女的頂禮膜拜。
這棟可以稱為「龍鳳宮行宮」的建築位於官澳54號,因為是一棟洋樓,所以聚落中常常可以看見「官澳54號洋樓」的指示標誌,引導人們穿越縱橫交錯的村中巷弄,最後來到這幢門口貼著「官澳54號 龍鳳宮臨時場所」的房子,就算是到了目的地。
這棟房子有著華麗的外觀,鮮豔的立面裝飾讓人忍不住停住腳步來細細欣賞。
這樣的房子當然身分不一樣,他就是被金門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的「李康塔洋樓」。
關於這棟洋樓的故事與特色,之前已經寫在「金門洋樓防禦的範本-金門官澳李康塔洋樓[歷史建築」這篇文章中,所以就不再多說了。這篇文章主要是紀錄一個少數的特例,一個宮廟建築在整修期間,廟中諸神被請到民宅,而且是洋樓的特殊例子。
李康塔洋樓的建築平面分作前後兩落,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人住在裡面了,這兩年整修之後就由龍鳳宮中的諸神進駐。
一進入第一落,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巨大的玻璃神櫃,這裡面住著龍鳳宮裡的26尊各府王爺的硬身神像。
這些排排坐,在神櫥前成一列縱隊的,不是下壇將軍(虎爺)唷!而是王爺們的神印。(多謝金門部落格主忘記了指正。)
神印也可以看作神靈的代表,有時神尊不方便出門時,就會由神印代替主人出門。在一般的日子裡,神印所蓋下的圖樣與文字也被視為帶有神明法力。
之前在龍鳳宮的時候,因為不敢拿起來看,只看到神印上面刻的老虎,就一直以為是供神明們差遣的虎爺,當時就想好好拍這些老虎,只可惜廟中光線幽暗,不太容易清楚的拍出牠們的表情,如今這麼一看,每個神印上的老虎表情都不一樣,實在是非常可愛。
穿過第一落就進入了李康塔洋樓的建築內部,這裡之前是沒有開放的,由於龍鳳宮諸天神佛暫居此處,這裡也成為了開放空間,只要開放時間,任何人都可以進來一探究竟。
有趣的是,神櫥正後方放了一台電視,或許這裡的人們閒來無事時也會到這裡跟鄰居一起看電視吧!
最讓人感動的是看見了李康塔洋樓第二落的洋樓建築,之前都只能在外面隔著高牆遠望,如今走到洋樓正前方往上看,這棟洋樓的氣勢真是宏偉啊!
第二落的二樓現在沒有開放,但是一樓的空間如今由龍鳳宮的主要神明們進駐。也因為這樣,所以一樓的外廊中放了兩盞光明燈。
近看二樓外樓的鑄鐵欄杆,流暢的曲線中揉合著中國傳統的銅錢紋與西式的卷草,雖然是防禦性的設施,看起來卻是如此美麗,讓人看了之後很難把它跟建造原因的肅殺聯想在一起。
水泥預鑄欄杆下,灰泥塑出了四個藝術字,只是這些字真的藝術成分太高了,像我這樣的人實在看不出來寫的是什麼字。
李康塔洋樓曾經被軍隊「借用」過,如今雖然軍隊已經離開這裡,但一樓大門上方「中山室」三個字卻註記了這一段記憶。
走進第二落,迎面而來的就是兩位廣澤尊王金身,有「天下第一王」之稱的官澳聖王公,在這有明亮採光的行宮中,想來是十分愉快吧!
三尊聖王公後方就是龍鳳宮的主神媽祖。這三尊媽祖神像過去在龍鳳宮時是隱身於薄紗之後,如今駐蹕行宮沒有薄紗的掩映,信徒們才得以瞻仰聖顏。
媽祖神像的正後方有一張老照片,應該是李康塔洋樓主人的先人照片吧!
從媽祖神像旁邊回頭看洋樓的入口,暫時駐蹕於此諸天神佛雖然無語,卻一如昔日安鎮在龍鳳宮時一樣守護著官澳的村民,不管是在三百多年前就進駐,或者到來不到百年,眾神齊力保佑村民的村卻從來不曾改變。
告別了媽祖、廣澤尊王等諸神以後,回到了李康塔洋樓的中庭,仰頭望著頭頂的浮雲,細如飛羽的雲朵正在藍天帷幕上輕移腳步,朝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前進。
沒有再訪官澳之前,我也沒有想到龍鳳宮的神靈們竟然會進駐在洋樓,人世間的際遇實在讓人難以預料。我們在不經意的時空中遇到了種種的偶然,這些相遇是否會有後續,當下的我們誰也無法確定,或許我們該學習天際的這些雲彩,來時輕輕,去時不留痕跡,相忘於江湖之中,放下一切牽掛。
如果真想要留住些什麼,那就留下影像吧,透過相機,透過心靈,留存各種影像,或許在某個不可知的情境中,這些影像會悄悄地浮現,提醒我們,原來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次相遇,在過去某個已經逝去的年華之中。
相關文章:
點圖按讚得到最新訊息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