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幾乎都宅在家裡,出門最遠的距離就是去醫院急診室,在家裡實在悶得慌。看看日子,台中燈會就要結束了,趕在最後一天晚上去文心森林公園去看看那個號稱是有史以來最長的主燈「雲端飛龍」。
或許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月,燈會最後一天雖然依舊人潮眾多,卻也不至於擁擠,就算是抱病在身的我也能很舒服地看完所有燈區,只可惜有不少花燈已經壞掉了,不然這一趟賞燈之旅就更完美了。
到了現場才注意到,原來這個燈會的名字不是「台中燈會」而是「中台灣元宵燈會」...........
入口意象雖然簡單了點,不過十分切題,畢竟是地方政府辦的燈會,能弄成這樣也算不錯了。
入口意象最讓人驚豔的就是四個「祈福光廊區」,在文心森林公園的四個角落分別有一個龍頭當出入口,口中含著一個龍珠,龍頭後面則是接著四條美麗的光廊。
這是其中的三條,以竹筷為意象的「快樂光廊」,以蟠桃為意象的「樂陶陶光廊」,還有我最喜歡的以幸運草為意象的「幸運光廊」。
這些光廊都是用LED燈當素材,看起來相當耗費成本啊..........
這是向上路邊的「巴洛克鵲橋」,是把公園原有的小橋用愛心形的LED燈作裝飾,也是相當受歡迎的一景,不少人在這照相。
與往年相比,花燈好像少了許多,旁邊又是廣大的時尚展售區,所以想要等沒人時好好拍照不太容易.......
總覺得這些花燈才是燈會的主體,如果淪為配角,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大墩七街旁的「傳統創作燈區」與「學生燈區」的燈真的比往年少了好多.........
這是「海外燈區」中相當受到好評的「四川燈區」,由自貢燈會提供的「翠玉白菜」還有「龍鳳呈祥」,以傳統工藝結合現代化科技藝術的作品吸引每個遊人的眼光。
「香港燈區」的主題是「中西薈萃,古今融會」,六隻小龍營造出香港充滿活力的迷人風采。
「廈門燈區」是以比較傳統的方式表現廈門園博苑中的杏林閣與月光環。
「藝術創作燈區」中有五條由藝術家創作的龍形花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做為發想。
這一條是「金磐龍固新春」。
這一條是「木躍龍」。
這一條是代表「水」的「新春賀喜龍龍來」。
「棒棒龍傳薪火」
「客家土樓爭光輝」
個人覺得,這樣的發想十分有趣。
不過接下來的「藝術彩繪燈區」我就不是那麼喜歡了,因為燈光是從外面投射在作品上,這樣的作品應該不能叫「燈」吧......
撇開對「燈」的定義,以彩繪作品來看,裡面不少作品都很有趣。
公園繞了一圈,還是沒看到號稱是「全台灣最壯觀的主燈秀」,問了路人才知道,原來主燈從外面看不見,要走進圓滿劇場附近才看得到........
嗯.......
好吧!既然都來了,還是進去看看吧!
中台灣燈會的主燈秀是每個小時展演一次,雖然時間間隔有點久,不過因為充分利用周圍地形,所以遊人可以坐在周圍的斜坡上欣賞,只要正前方沒有小白擋住視線就好。
說到這一點,就不得不說來看這個燈會的人真的比較有水準,坐在前面的都會乖乖坐在地上,不會突然站起來擋到後面的人。
主燈秀一開始,從基座放出雲霧般的乾冰,伴隨地面放射出來雷射光束,整個就像是巨龍即將飛昇而出啊!
雲霧中,巨龍破雲而出,果然是很有「雲端飛龍」的氣勢。
配樂很棒,雲霧聲光效果不錯,不過龍本身的動作流暢度就沒想像中理想了,但整體來說算是不錯的聲光主秀,也不枉我特定抱病前來欣賞。
主燈區附近有四個副燈,這四個副燈雖然不大,但手工不錯,值得欣賞。
這個是「鳳凰來儀」。
這是「雙龍搶珠」。
跨越步道的雙龍副燈,也是很有氣勢的。
這是「麒麟獻瑞」。
最後一個是「鯉躍龍門」。
最後一場主燈秀,雖然不像其他燈會有煙火演出,但想到總是在最後一天趕上燈會盛事,雖然沒有今年鹿港台灣燈會磅薄大氣,但小而美的燈會也讓人回味無窮。
收拾一下盛會過後的心情,在幾乎是被強拖上車的情況下,告別了這次中台灣燈會,期待來年的元宵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