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在金門旅行竟然會看見蛇,而且第一次看到就是蟒蛇,為了怕驚嚇到怕蛇的朋友,文章開頭的照片就用雁子這次在金門發現緬甸蟒的地方,免得各位好朋友進入自己的部落格後台時被「可愛的」緬甸蟒嚇到。
話說今年七月初回去金門參加金門城古地城隍遶境的活動,活動結束後又在金門多停留了幾天,藉此四處晃蕩,放鬆之前緊繃的情緒。沿著環島南路走經過「后園」的時候,突然想到好久沒有去看看金門縣定古蹟,已經有六百年歷史的「陳顯墓」。只是好幾年沒去了,古墓周邊的環境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只好憑著的模糊印象找路,走著走著,就到了一個目前已經封閉的營區前。
就在決定要放棄這條路繼續往另一條路走時,眼角餘光瞄到前方的草叢裡似乎有點異樣,落葉堆的顏色好像有點不一樣,仔細一看。
哎呀!我的媽呀!一條大蟒蛇就盤在路中央。
蟒蛇似乎受到驚擾,原本趴在地上的頭昂了起來,吐出蛇信來感覺周圍環境的變化。
我承認,在那一瞬間,有種想要掉頭就跑的衝動。但是想到這種跟蟒蛇在野外面對面的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雖然心中有萬千個不願意,但既然遇到了,就好好拍些相片做個紀錄好了,畢竟有圖有真相,也順便通知人在金門的朋友,看看要怎麼處理。
幾通電話之後,知道師範大學作緬甸蟒調查的團隊有人正好在金門,對方請我留在原地等他們。
「盡量不要讓牠跑掉啊!」我記得對方是這麼說的。
等了一陣子,蟒蛇大哥似乎有點不耐煩了,長長的身軀開始左右晃動了。
「怎麼辦!怎麼辦!牠要跑掉了!」
當然不能怎麼辦,畢竟一個人在野外遇到蟒蛇也不能怎麼樣,更何況現在身上最堅硬的東西就是相機,總不能把相機往牠身上砸過去吧?
最後只能默默地看著牠消失在路的另一頭......
這就是我跟緬甸蟒在金門的出相遇,再次相遇就在二十分鐘後的另一個地點,另一條緬甸蟒........
對於金門人來說,「蟒」這種動物並不陌生。清道光年間的《金門志》就有「雙乳山以下,彌望坦夷,故名青山坪。松柏茂密,每伏蟒,患行人,官為伐去。」的紀載。而民間也流傳有「七鶴戲水」傳說的明代名人蔡復一是「千年蟒精」轉世。《金門志》引用《司空日記》的記述:
曾元虛,壬戌年以憲副攝司篆,與予同應江右朝。一日,詢及予年友蔡元履復一云:『此清源千年獨眼蟒也』。予曰:『何以知之』?曾曰:『聞其訪張天師至再,天師辭不見,謂人曰:「渠為千年獨眼蟒出世,見則不便」。予殊不信。時張亦以覲至,偶謁之,而曾元虛亦適相值,曾遽叩以前事真否?張唯唯稱說,一如前狀。以元履之剛方正直,疑為岳神鍾靈,豈蟒類所能托化?其說最誕漫不經。然姑存之。
姑且不論蔡復一是否如文中為「千年獨眼蟒」所化,起碼「蟒」這個東西是在金門文獻中早已出現的東西。
目前對於金門緬甸蟒的來源比較偏向是從對岸的中國跨海而來,早期是把牠當成是外來種,有些個體被人抓到了之後就進五臟廟了,現在經過相關單位的基礎調查之後,基本上認定是原生種。
不過對於一般遊客來說,不管是外來種還是原生種,在金門看得見野生的蟒蛇畢竟是個事實,在野外活動時總是多了些顧忌。
但是以我個人與緬甸蟒在野外的初相遇而言,牠並沒有太大的攻擊性,當天遇到的第二條更是連停都沒停地快速鑽入草叢當中。
所以,如果真的在金門旅遊時遇到了這些緬甸蟒,其實不要太驚慌,說不定牠比你還害怕,畢竟牠也怕被人抓去吃掉啊!
而且,如果按倷下害怕的情緒,你會發現,鏡頭下的緬甸蟒其實看起來還滿可愛的啊!
當然,怕蛇的人還是隨身帶根棍子吧!「打草驚蛇」可以減少許多彼此見面的機會。
延伸閱讀:
金門地區緬甸蟒現況調查: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public/Attachment/171117563071.pdf
金門蟒蛇相關報導:
民國三十九年九月四日 正氣中華報
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十九日 正氣中華報
民國四十三年九月五日 正氣中華報
民國五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正氣中華報
民國五十六年五月十六日 金門日報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金門日報
2002年以後金門日報關於蟒蛇的相關報導連結:
蟒蛇保育宣導縣府加把勁 2012-07-19
緬甸蟒現況調查結果明日發表 2012-07-17
縣府擬設緬甸蟒教學收容中心 2012-05-20
大膽戰役英雄薛沅發功在黨國 2012-01-01
巨蟒現跡行道樹城消誘捕擒獲 2011-10-25
巨蟒蹺家手到擒來 2010-11-23
捕到巨蟒 2010-10-31
緬甸蟒蛇現烈嶼消防員手到擒來 2010-10-04
蟒吞鴨消防員賊贓俱獲 2010-09-06
山后村捉到巨蟒 2009-11-17
金門城西門巨蟒生吞兩小羊 2009-08-15
二公尺緬甸蟒工人手到擒來 2009-03-05
認養古道蔡厝民享居民尋找失落的山中傳奇 2008-10-11
罕見巨蟒闖雞舍偷吃雞驚動村民 2008-10-11
大蟒蛇日光浴塔山廢棄據點發現消防局立即派員捕捉 2007-07-07
捉到緬甸巨蟒送交防疫所 2006-10-03
正值暑熱上山應避免遭蛇吻 2006-06-12
消防隊捕獲巨蟒長逾二公尺 2006-05-24
緬甸蟒小檔案:
中名:緬甸蟒
學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分類:蛇亞目蟒科蟒屬印度蟒的亞種之一
特徵:
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緬甸蟒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雨林裡。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牠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平均身長至高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 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體型不斷加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蛇類野生動物園中的一條緬甸蟒,是目前全球被飼養的蛇類中體重最重的紀錄保持者,在2005年,其體重達183公斤,體長則為8.2米。身體顏色基調較為淺色,有著許多明顯的黑紋,其斑斕的紋理深受歡迎,在皮革行業中其蛇皮成為相當高級的逸品。緬甸蟒的體紋形態及色彩均與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頗為相似,這令許多在野外(多指印度與緬甸的邊陲地區)遇到巨蟒的人,會對此兩個物種有所混淆。
分布: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包括緬甸、泰國、印度、柬埔寨、越南、台灣金門、中國華南、香港與印尼,是這些地區的本土物種。牠們是游泳能手,其生存環境需要水源。因此緬甸蟒多出沒於草原、灌木林、濕原、林地及河谷等地理環境,也會在一些茂密樹林中活動。與此同時,緬甸蟒亦擅長攀爬樹木,牠們有著強勁有力的尾部,能靈活地抓緊樹木枝幹,以作移動。目前野生的緬甸蟒普遍被認為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牠們被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列入「瀕危物種」名單。所有巨型蟒蛇(包括印度蟒、非洲岩蟒、網紋蟒、亞洲岩蟒等)都曾因其蛇皮受到皮革商及獵戶的覬覦,因而遭到頻繁的捕獵;另外一些民間製藥、泡酒的方式,及部分人士活捕作寵物等事情,都令野生蟒蛇的數量一度銳減。有些地方(例如中國)的人類更會捕捉蟒蛇作直接飲食用途。
資料來源:網路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7%AC%E7%94%B8%E8%9F%9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