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569

人們只能憑藉會改變或移動的東西來感覺時光的流逝,時間隱身在這些會變化的事物之中。這也就是為何花開花謝與潮來潮往都是會讓人感概,因為在這些會飄落或移動的事物裡,人們感覺到隱藏在其中的時光。

那麼像馬丘比丘(Machu Picchu)這樣的古文明遺蹟之所以讓人感動,是不是也因為人們在其中能感覺到時光的流逝呢?

而這樣的流逝,人們都知道是一去就不能回頭的。

DSC_0670

如果說包含「栓日石」(Intihuatana,The hitching post of the sun)在內的「天文台」(Observatorio astronomico,astronomical observatory)是整個馬丘比丘聖城的宗教中心,那麼介於東西兩個居住區之間的「主廣場」(Plaza principal,Main square)就是古城居民的生活中心。

只是當居民四百多年前消失之後,關於印加文明的許多記憶也被逐漸繁密的森林所掩蓋。雖然一百年前被「發現」之後,古城經過了整理,但廣場的主人卻也不曾再回到這裡,八方而來的遊客腳步也無法踏進這裡,如茵的青草成為廣場的新主人。

DSC_0654 DSC_0657
DSC_0667

主廣場旁邊的西側居住區房舍,櫛比鱗次的建築看起來很有氣勢,但個別建築的規模看起來卻沒有西側居住區的大。這個被稱為「三重門建築群」(Grupo de las Tres Portadas,Group of the Three Doorways)的地方,根據推測是馬丘比丘古城平民居住的地方(Residential Sector)。

DSC_0666

現在的「主廣場」是不允許觀光客踏入的,遊人只能依循著固定的路線前進,走到折返點後再往回程走。

這一條沿著三重門建築群台基規劃的路,另一旁是幾個高低不一的平台。

或許,這些平台上也曾經矗立著許多房舍,但如今都已經成為陳跡,成為一種不確定的存在。

DSC_0665  

平台的最低處是面積稍微大一點的平台,邊緣則是幾個巨大的石塊,還有一些自然長出的樹木,再往下應該就是懸崖了。

這個大大小小的平台現在都劃入東側居住區中,現在從表面實在是看不出來這個區域的功能。那些已經逝去的東西已經沒有太多人記得,青草取代了人類成為這裡的主人,將這裡染成一片綠油油的景象。

DSC_0675

如果不把一天只限制400人進入的瓦那比丘(Wayna  Picchu)山區計算在內的話,一般由客能夠進到整個馬丘比丘聖城區最北的地方就是「聖石」(Roca Ceremonial,Ceremonial rock)了,而這裡也是整個遊覽路線的折返點,大多數的遊客都會選擇在此小憩片刻,聽領隊或是導遊介紹「聖石」。

DSC_0681

其實整個馬丘比丘聖城區中,像這樣的聖石不只一塊。這些體積碩大的巨岩往往與周邊的某座山外型相似,所以被推測是當年印加人不遠千里從其他地方搬運過來,作為祭典儀式之用。

但是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這些石頭本來就在現在所見的位置上,是本地的普通石頭。所謂聖石之說,只是後人自行加以臆測的。

關於印加文明,因為印加人沒有文字,有許多關於文化上的細節並沒有傳下來,而馬丘比丘曾經荒廢了幾百年,關於它的故事,大多是後人推測的,是真是假?除非當時的印加人重生,否則這些永遠都是謎團。

DSC_0680

或許就因為這裡是折返點吧,這裡重建了兩間馬丘比丘的房子,讓遊客之道沿路看到的房子原本應該是什麼模樣。

當然,這些被加上茅草頂的房子也就成為由客休息的地方,也是現在聖城中少數可以遮風避雨的所在。

DSC_0685

回程的路上有一條岔路,是通往瓦那比丘的山徑。

從遠方看瓦那比丘這座山,接近垂直的山壁就讓人望之生畏,但古印加人卻能在上面建築神廟,一般人從馬丘比丘聖城走到山頂,來回一趟最快大約要兩到三個小時。為了維護這座山上的遺蹟以及保障遊客的安全,這座山不是無限制開放的,現在一天只開放400個名額,想要上去就要一大早來這個入口處的管制站來排隊領入場券,有早上七點及十點兩個梯次可以選擇,只要能進入馬丘比丘的人都可以免費領取。

DSC_0691

仰望瓦那比丘的山頭,可以看出上面層層疊的建築遺蹟,傳說中的月神殿不知道從這裡能不能看見?

據說從上面看整個馬丘比丘的風景很棒,不過爬上去是屬於健腳級的路線,不適合我這種喜歡悠閒晃盪的人。

DSC_0693

關於印加文明,關於馬丘比丘,實在是有太多不解的謎團了,如今流傳在世間的說法,到底又有多少的真實性呢?

叢山峻嶺之中,為什麼印加人選擇在這裡建造像這樣的一座城呢?

行走在古城間,我其實是不太去想這個問題的,反正是不會有正確答案的。更何況,沿途石頭的紋理與空山間的雲影不斷透過眼睛印入腦中,腦海裡其實是無法在瞬間處理太多訊息的。

DSC_0701

整齊堆疊的石塊,在藍天白雲印襯下成為一個停格的風景。

有人說,在這個西側居住區中也有一個月神殿,石頭的切割是全馬丘比丘最精緻的。

我不知道這個傳說的地點到底在哪裡,對我來說,任何一個像這樣石頭緊密接合的地方,都讓我讚歎古印加人石雕工藝之精湛。

DSC_0712

往前走,進入了房舍密集的區域了。

說真的,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哪些區域是居住區?哪些區域是工業區?或者真的如某些資料上說的,這裡有個類似現在大學的地方?

DSC_0714 DSC_0719
DSC_0710

我只知道,當時走在古城裡,就是是墜入了一個傳說的時空之中。

所有關於這個城的一切,幾乎都是傳說。

而我,正在這樣的一個傳說之城裡,頂著缺氧的腦袋,以最慢的動作,沿途收集新傳說的題材。

DSC_0728

無論從哪裡仰望,馬丘比丘山頭都一如過往的許多日子裡那般,守護著與它同名的聖城。

DSC_0746 DSC_0715
DSC_0732

隨處可見的石牆,堅實而靜謐地矗立在山城裡。

穩重的姿態讓我不得不懷疑:

時光,是不是不存在於這個傳說之城的巷弄中。

DSC_0726

DSC_0737

如果不是深谷中烏魯邦巴河(Rio Urubamba)不斷地往大海流去的河水提醒我,我真的會忘記,時光之流是不會遺忘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的。

 

DSCN0820

當地的導遊花了很多時間介紹馬丘比丘中的建築,畢竟眼見為憑,傳說故事幒是在流傳的過程裡逐漸陳舊失真。

這是個據說是餐廳的地方,裡面有一個很大的石製平台,當時居住在這裡的人會一起在這裡用餐。

為了方便人員的進出,這個建築硬是比其他地方多了一個門,變成四門的建築。

不要問我是不是真的,因為我也是聽來的。

DSCN0819

導遊另外一直強調,這裡的房子牆壁與地面並不是垂直相接,而是向內傾斜的。

他說:發生地震的時候,房子會因此往裡面倒塌,不會影響到戶外經過的行人。

所以,這裡發生地震的時候,人都不能待在屋子裡了囉?

或許吧!

DSC_0721 

許多房子靠近屋頂的地方會有向外突出的石柱,據說這是用繩子綁屋頂桁樑的地方。

聽說?

我不是古印加人,真的只能聽說。

DSC_0717 DSC_0730
DSC_0740 DSC_0736

不管如何,我很慶幸能夠親身走在傳說之城的時空中。

DSC_0747

馬丘比丘聖城另外一個讓我感動的原因,是這裡可以看見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共存。

古城中,許多原本就有的大石頭被保留下來了。古印加人不會因為石頭的存在而刻意遠離,更不會移走石頭來取得土地,而是以共生共榮的概念,共享這一片大地。

DSC_0745

像這樣保留大石頭,然後在周邊堆砌小石塊,再建築屋舍的情景,在馬丘比丘裡非常容易見到,也讓人見識了古印加人建築技術之精湛。

DSC_0758 DSC_0769

階梯是另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展示舞台,引領人們思緒進入漫無邊境的想像世界中。

DSC_0763

在迷宮般的巷弄遊蕩,仰頭就可以見到神聖的場域。

晴空下的「三窗神廟」(Templo de las tres ventanas,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神聖的讓人無法忽視。

DSC_0766

另一個角度的仰望,則是可以看見最神聖的「太陽神廟」(Templo del Sol,Temple of Sun)。

DSC_0761

迷宮般的像弄間,可以發現一個人群聚集的區域。

DSCN0840

走近一看,這裡有幾塊看似兀鷹展翅的巨石。

原來,「兀鷹神廟」(Templo dle Condor,Temple of the Condor)到了。而巨石頂端的建築被推測是監獄。

最神聖的與最卑微的,就這位被安置在同樣的一個地方。

DSCN0836

在這個馬丘比丘聖城遺跡西側居住區中最神聖的場域裡,地面上的巨石清楚地刻著兀鷹的頭、眼與嘴喙。

兀鷹是古印加人的聖鳥,也是天界的代表動物。

DSC_0770

形似兀鷹翅膀的兩塊巨岩交接處有一個小洞,據說這裡就是監獄的入口。

果真如此的話,當時的囚犯想要進出監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DSCN0831

巨岩底下有一個石室,裡面得石塊都經過精細的切割,然後再緊密地被堆疊在巨岩之間。

DSCN0832

穿過石室中的窄門之後,可以到達上面的小平台。

從平台往外望,初抵馬丘比丘時所見到的梯田還有位於邊緣的儲藏室又重新出現。

DSC_0786 DSC_0772
DSC_0771 

離開兀鷹神廟,西側居住區的景點也差不多走完了,沿著步道前進,農業區的梯田越來越近了。

DSC_0787

回程的路上,可以看見馬丘比丘古城著名的「聖泉」(Fuentes,Fountains)及水利系統,還有堪稱印加建築精華的「太陽神廟」。

DSC_0784

整個馬丘比丘聖城中的建築都是四方形的,外觀都是平整的直線。只有太陽神廟這一棟建築的牆面採用弧形彎度。

從牆面堆砌的方式來看,太陽神殿是全馬丘比丘最講究的,密合程度也最高。正東牆面上所開的梯形窗戶,據說每年夏至時從神廟中往外看,太陽會不偏不倚的出現在窗中。至於另外一個窗戶,則是冬至太陽的舞台。

太陽神廟附近據說附近有印加國王的起居室,神廟正下方則是貴族墓室,都是很有名的景點。只是當時腦袋缺氧的我時在是不想再走那長長的階梯,只好留待下次再訪馬丘比丘時特地拜訪了。

DSC_0792 DSC_0791
DSC_0788

「聖泉」及相關的水利系統,是位在山頭的馬丘比丘之所以有水源能利用還有為何不會坍塌掉下河谷的關鍵。

古印加人把起源在古城北方的泉水匯流到蓄水池中,再把泉水順著山勢引入長749公尺的水槽當中,利用一系列的水槽與水池把水引入古城各地,是非常先進的水利工程。

DSC_0781

回程經過的梯田也是馬丘比丘古城不會滑落河谷的原因之一。這些梯田邊緣利用大石頭推起來的擋土牆可以防止土石的滑動,每一層梯田的底部也都是大石頭,往上依序堆積著碎石、沙土,接近地表的地方才鋪上泥土。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排除多餘的水分,讓水分不會蓄積在土壤中,造成土石的滑動。

很難相信,沒有文字的印加人在沒有現代工具的協助下能夠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也無怪馬丘比丘會被選為世界新七大奇景之一。

DSC_0468

離開馬丘比丘聖城之前,最後再回首剛才走出的西側居住區,層層疊疊的石造建築真的十分有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筆下「天空之城」的影子。

或許大師也曾經有過這樣走在傳說之城時空中的經歷,才能構築出如此感動人心的電影作品吧!

SC_0480

秘魯之旅相關文章

[秘魯]初訪天空之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秘魯]走在傳說之城的時空中-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秘魯]風沙星圖 - 納斯卡線條與地畫(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zca) 

[秘魯] 高原上的弟弟哥哥 - 的的喀喀湖 (Lago Titi Caca) 

[秘魯]數大便是美-秘魯鳥島(Islas Ballestas)生態之旅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