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古廟」不在湖邊,而在烈嶼九宮坑道出口的羅厝港邊。
既然不在湖邊,為何又以「西湖」為名?
原來,古廟真的跟杭州西湖有很深的淵源。
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有來自杭州的船在羅厝避風靠岸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表示要留下來,於是從初期的暫奉海濱,到後來羅厝成社建廟奉媽祖於廟中,廟名取為「西湖古廟」。
另一種說法是靠岸地點在后頭,船上的媽祖遶境時顯靈選擇現址作廟地,所以分爐到后頭麟護宮。
烈嶼寺廟有個很大的共通點,幾乎都有講究的廟宇彩繪,西湖古廟當然不例外,廟中裡裡外外都可以看見彩繪。
鏡面牆上的石窗旁畫上了四位女性神仙,左邊是註生娘娘與天女散花,右邊則是九天玄女及麻姑仙女。
對看牆上的龍盤虎踞採用半立體的泥塑形式,看起來栩栩如生。
門神彩繪也很精彩,上面有施彩師傅周塏家的留款。
走進廟中,左側的牆壁上可以看見《羅厝西湖古廟重建誌》,詳細介紹西湖古廟的沿革歷史。
羅厝西湖古廟重建誌
相傳古廟始建於前清高宗乾隆年間,斯時係由浙江杭州西湖漁民出海作業,途中遭遇風暴,危船飄來后頭海灣,惟船上祀奉之媽祖竟然毫髮未損。為求供奉有所,暫在后頭沙岸搭建茅屋,俟漁船修妥乃返西湖,臨行前特舉行遶境巡視,普照烈島,福庇黎民,是經羅厝(即今四維)之際,聖母英靈顯示,擇定本社現址有靈山毓秀,碧海環抱之勢,遂造廟供萬民膜拜,乃命名曰:「西湖古廟」,嗣後爐分后頭麟護宮,由是每逢上元佳節,后頭眾善信前來本古廟進香。
供奉以來,屢顯靈異,鄉人沐德,信之甚篤。中經倡修數次,然因歲月浸移,風雨炮火,交會摧殘,將呈傾頹之勢。旅星金合發同鄉會倡議重建,鄉民有鑒於斯,特邀眾鄉親集議,成立重建委員會,籌募重建基金。荷蒙旅汶星、台暨本境眾善信踴躍輸將,遂得於民國七十六年夏,擇吉鳩工,因鑑廟宇隘陋,不壯觀瞻,乃將原建拆除,擴建為二進體形。迨至民國七十八年夏,歷兩寒暑告竣,工完之日,仰瞻廟貌,美輪美奐,巍峨壯觀,舉村歡慶,深慰從茲神像奉祀千秋,爰綴數語,勒石以誌,是為記。
西湖古廟重建委員會
(中略)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歲次已巳十月吉日敬立
許多寺廟只在朝外的牆壁上彩繪,但西湖古廟連朝內的牆壁也上彩,雖然每每被其他東西擋住,仍然可以看見許多精采的壁畫。
兩側牆壁上的壁畫主題分佈整間廟中,分別是分佈在四個不同區間的二十四節氣神還有連環圖式的三國演義故事。
龍井與虎井牆壁上則是分別在白色磁磚上分別畫上龍與虎。
繪製這兩幅壁畫最主要的資金來源都是旅外鄉親,汶萊獨立國華和百貨商場劉錦國與林桂英夫婦。
劉錦國是烈嶼鄉籍的旅外鄉親,也是汶萊華人領袖丕顯甲必丹。
說西湖古廟「無處不畫」絕對不誇張,現在所見的壁畫是民國九十六年羅厝華僑捐資,重新彩繪與清潔的成果,所以看起來比許多同時期整建的寺廟完整生動。
兩邊的側門旁分別畫上了千里眼與順風耳,亨將軍與哈將軍兩組神將。
經過多次整建的西湖古廟中其實沒有太多古物,只有一個清光緒年間得石雕香爐。
後落正中央「爐分麟護」的匾額是七十八年奠安時由后頭麟護宮所現。
西湖古廟主奉天后媽祖,有大媽、二媽、三媽三尊,並奉祀自新頭伍德宮請火而來的蘇王爺,以及邱王爺、程王爺、金王爺、朱王爺、哪吒三太子等神尊,左右兩殿則分祀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有虎爺)。
兩側牆面的壁畫皆為吳鼎信所繪,上方為二十四節氣神中的立春到小滿,還有芒種到秋分兩組神明。
佔牆面最大部分的是三國演義的故事。
連環圖式的壁畫常常會讓人不知從何處看起,但是溪湖古廟的壁畫每個主題中都有編號,順著編號就可以讀出整個故事的發展。
有趣的是,福德正神側的牆面上有一幅壁畫佔了兩個版面,描述了兩個故事。另外有一幅主題為「用奇謀孔明借箭」的壁畫也佔了兩個版面,這些與其他地方不同的變化讓西湖古廟的壁畫多了許多趣味。
走出廟門,抬頭可以看見西湖古廟的屋頂有類似馬祖的封火山牆。根據金門在地的說法,這是因為寺廟的翹脊會為被對到的民家帶來煞氣,所以需要這樣的結構來擋住煞氣。
西湖古廟的廟埕上有一尊六公尺高的石雕媽袓立像,這是民國九十六年時,羅厝社區以「六星計劃」申請經費所興建。
廟埕正前方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天上聖母」四個字。
這塊石頭的由來是民國八十八年興建漁港時,施工期間在海中起出的渾然天成巨石。傳說這塊石頭是「媽祖印」,所以被放在西湖古廟的廟埕面海處。
金門宗教建築基本資料 |
||||||||
名 稱 |
西湖古廟 | |||||||
教 別 |
道教 |
主祀神明 |
天上聖母 | |||||
始建年代 |
乾隆年間 |
最近重修 |
民國76年 | |||||
所在位置 |
羅厝35號 |
聯絡電話 |
082-362234 | |||||
聯絡人 |
吳龍山 |
登記字號 |
金縣寺總登920002號 | |||||
歷史沿革 |
相傳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約三百七十年,某次來自杭州的船在羅厝避風泊靠後,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表示願留此地享民間香火。這尊神像從船上奉迎下船之初,暫奉於海濱,到羅厝成社建廟後,再奉媽祖於廟中,因取廟名曰「西湖古廟」。 |
|||||||
建築特色 |
二進式三開間格局,左側置金爐,廟址座北20°向南200°,混凝土不見木結構,內牆壁貼以磚拼瓷畫,以三國演義、廿四節氣神為主。廟中存有清光緒年間石雕香爐乙只。天公爐為青石雕製,媽祖立像前為銅合金香爐。 | |||||||
神話傳說 |
八十八年興建漁港之樺棋營造誌謝鐘、鼓、天公爐各一只,施工期間海中起出渾然天成巨石,傳說為「媽祖印」現置於廟埕。 | |||||||
楹聯 |
廊柱聯:海不揚波海國長沾后德;民無疾苦民間永沐慈恩。 |
|||||||
備註 |
1.主奉天后媽祖(有大媽、二媽、三媽三尊),並奉祀蘇王爺(自大金門新頭村請火)、邱王爺、程王爺、金王爺、朱王爺、哪吒三太子、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有虎爺)。 |
|||||||
資料來源 |
金門寺廟名錄、烈嶼風情、增修烈嶼鄉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