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海灘是承載許多歷史的記憶體,雖在大多數的時間裡,這裡都是空空蕩蕩的。
對於外地來金門的遊客來說,這片海灘的知名度並不高,許多來這裡的人也是為了參訪伍德宮而來,特地為這片沙灘而來的人幾乎是沒有了。
然而在中國近代史上,這片海灘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沒有它的運補功能,或許金門就撐不過幾十年開始的那場砲戰,台灣也無法在海峽的那端有安定的環境發展。
或許因為運補的功能一直都在,就算已經被劃入金門國家公園範圍之內,這裡的開發還是比較少的。
不過,最近這裡開始有了變化,岸際出現了一些過去沒有的東西。
從指標來看,這一帶似乎在蓋「八二三砲戰紀念園區」,包含運補展示館、運補坑道與休閒廣場。
伍德宮下方的迷彩色房舍似乎就是八二三戰役運補展示館。
看起來是只有硬體整建好了,屋子裡還是堆放著魚具。
建築外觀最顯眼的就是這個搶灘料羅灣的圖像,在沒有說明文字的情況下,知道這個圖像含意的人不多吧?
旁邊的樓梯走上去就是伍德宮。
離開展示館繼續往裡面走,路邊可以看到一個廢棄的碉堡。
碉堡旁邊應該就是休閒廣場了吧?
這裡豎立著幾隻軌條砦。
上面有「U S A 1028」的字樣。
這一塊也是整個岸際變化最大的地方,多了許多穿著軍服的人像。
這些人像搬運著砲彈、鋼筋、麵粉、大米、汽油等物資。
這是關於那個年代的軍人運補記憶?
或許吧,那個年代已經距離我很久了。
廣場兩側各有一條深壕,分別通往末端的坑道。
這是什麼人?為什麼蓋的坑道?
外面的指標說是運補坑道。
坑道裡面目前沒有照明,想探訪需要自備照明設備。
從兩邊的出入口來看,似乎兩邊是相通的。
從坑道口的射口往外看,廣場上的人像真的像是正在運補的國軍弟兄。
廣場的另一邊就是昔日的管制室了,目前似乎依然閒置中。
這一片海域,想來曾經有過一番繁忙景象,那是屬於那個時期所有在金門島上人們的共同記憶,無論你是金門在地人,還是從台灣來金門服役的阿兵哥。
我不知道,我現在所看見的八二三砲戰紀念園區,到底是完工了沒有?
我所知道的是,這裡是一個不完整的記憶場域,對於那個時代不在這裡的我,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希望在可預期的未來裡,我能夠在這裡看見一個完整的記憶體,告訴我屬於那個大時代的故事。
附錄:八二三砲戰相關戰地史蹟介紹
未完成的記憶體 - 搶灘料羅灣 烽火歲月 八二三砲戰紀念園區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