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一段又一段身分轉換的歷程。
有些時候或許會像瓊瑤小說《海鷗飛處》女主角楊羽裳般,同時擁有多個不同全然不同的身分。
靜謐的沙美聚落,除了沙美老街之外,還有許多充滿盎然古意的角落,每個角落也有自己的獨特容顏,像是勝利路頭的這個區域就可以看見不少棟洋樓。
大多數的金門洋樓因為主人落番的過往而造就特殊的異國風情,但這裡的洋樓都像張文帝洋樓般,多了點戰地記憶。
護龍疊樓是這一帶許多洋樓的相同形制,但沙美48號這一棟卻顯得特別不同。
「實行三民主義」標語是這個洋樓與金門共同承受的戰地過往,側面的「軍郵二所」字樣卻是僅此一處的特殊標記。
繞著走一圈用不到十分鐘,是個不大的空間,曾經承載的思念,卻多的無法計量。
通信不發達的年代裡,再遠的距離,再多的思念,只能憑藉書信連結,而這裡,正是串連那些思念的點。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人,偶爾會想起這個地方?
-------------------------
1.沙美48號的建築形式是一落四櫸頭加櫸頭疊樓,這樣的建築形式在這個區域很常見。
2.從背面牆壁可以看出來左護龍與正廳的材質不太一樣,高度也不同。
3.側面可以看出用了大量的紅磚。金門紅磚大多來自其他地方,屬於高級的建材,能大量使用就代表了主人家有一定的財力。
4.沙美48號洋樓的特色之一就是護龍疊樓上的「實行三民主義」標語。
5.「軍郵二所」字樣是這棟樓外觀最大的特徵。「軍郵」,也就是「軍事郵遞」,是中華民國在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實行的郵政設施,一種軍隊內部因應戰地環境,為軍事單位及官兵辦理織的通信設施。
早期的軍郵局多借用民宅,現在大多像水頭的軍郵一局舊址般沒有相關痕跡留下來,像沙美48號洋樓這樣還留有「軍郵」遺蹟的,應該是沒有了。
7.在作為軍郵派出所使用的年代,疊樓的二樓是工作人員的員工休息室。
相關文章:
所在位置:地圖標示18處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沙美老街
附錄:沙美軍郵二所相關報導
◎民國45年10月19日 正氣中華日報 軍中設置軍郵機構 刻已進入實行階段
![]() |
|
◎(左上)民國46年11月09日 正氣中華日報 軍郵局沙美設所 辦理軍民郵務
◎(左下)民國70年10月11日 正氣中華日報 二軍郵派出所遷址
◎(右 )民國49年10月03日 金沙軍郵局一瞥
◎民國49年06月10日 正氣中華日報 金沙軍郵局一瞥
文中所述金沙軍郵局應該就是沙美48號洋樓
◎(左)民國50年10月25日 正氣中華日報 兩個軍郵派出所遷址金東沙美
◎(右)民國45年01月10日 正氣中華日報 金門郵政第一支局昨在沙美成立
右邊這篇講的不是軍郵局,是台灣郵政管理局轄下的郵局。
粉絲團點圖按讚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