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

現在的情勢讓金門與臺灣屬於同一個政治實體,但從近代史來看,其實在清光緒廿一年乙未(西元1895年,日本明治28年)之後,臺灣進入了日治時期,而金門仍屬於大清帝國的一部分。這樣的差異也表現在臺灣與金門兩地的碑碣落款上。臺灣不但少見落款年代為光緒廿二年之後的碑,年號為宣統的更是幾乎不可見,取而代之的是明治、大正、昭和等日本年號。

金門只有在民國廿六年到卅四年間被日本短暫占領,這段期間幾乎沒有碑碣留下來,當然也就沒有日本的年號。不過,在臺灣幾乎不可見的清朝年號「宣統」,卻在金門的古碑上可以看見。有些沒有搞清楚金門與臺灣在近代史上差異的人,竟然也把這些碑視作後人偽作的「偽碑」,當然就貽笑大方了。

在金門相當重要的歷史場域,庵前的「牧馬侯祠」中就有一塊落款年代為「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的古碑。這塊去年(2009年)剛滿百歲的古石碑不但見證了臺金兩地歷史角色的差異,碑文形式更是一絕。

這塊高194公分,寬100公分的古碑,碑題上「捐題翻蓋芳名」點出這是塊「捐題碑」,記錄宣統三年牧馬侯祠重修時出錢出力的人。不過如果以一般讀碑的方式來讀上面的文字,會發現字句在某些地方非常不通順。

事實上,說它是一整塊大石碑,到不如說它是許多小碑的集合體,不同的碑文形成一個小主題,然後被刻上同一塊巨型花崗岩上,扣除碑額跟落款不算,整塊石碑的碑文可以分成七個各自獨立的部分,讀的時候要分開解讀。 

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

第一個區塊都是捐款數量較多的個人或商號: 

甲政黃良檀捐銀參佰員,黃汝攀率男景瓜壹佰員,陳芳坑捐銀壹佰員,建源甲政黃熙洲陸拾員,黃福源盛捐銀陸拾員,高低黃清讀等銀伍拾員,協利號捐銀參拾員、薛碧玉捐銀參拾員、源成興捐銀參拾員、金捷興捐銀參拾員,黃熙郁捐銀弍拾陸員。

一開頭的「甲政」兩個字,是指「甲必丹」,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一書中誤為「甲必舟」,是英語Captain的音譯,意思是首領。當時荷蘭殖民地中把當地專司訴訟租稅等華僑事務而無與政實權者也稱為「甲必丹」,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六月三十日》:「荷擇其賢能者為馬腰甲必丹等官,專理華人事務,而審斷權仍操自荷人」因此這一個區塊的碑文可以看出當時金門社會結構中,出洋客不但在僑居地的地位高,在故鄉金門亦是經濟與社會地位居優勢的族群。這裡面有不少人在《金門縣誌 華僑誌》中都有傳。

不過當時的中國情勢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例如鄒容在《革命軍》第五章所言:「內地還有甲必丹,收賦治獄榮巍巍,滿奴作了作洋奴,奴性相傳入腦胚。」就擺明看不起這些人了....... 

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

 

這塊石碑最顯眼的位置有兩個區塊,一塊就如上段所言,另一個區塊的寫法也很特殊。以一般古碑的唸法,會唸成:

翁清和甲政合、金榮利公司敬、萬成安公司塑、黃錦利公司神、泉利號公司像。

有沒有覺得不知所云? 

事實上,最下面一行要單獨由右往左橫唸,所以正確讀法是: 

翁清和甲政、金榮利公司、萬成安公司、黃錦利公司、泉利號公司,合敬塑神像。

這樣是不是很容易知道這個區塊在講什麼了?是在講這五個個人與公司一起出資塑了新神像。 

 

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

之後的幾個區塊是以捐獻的金額來作區分,中央靠右的部分都是捐款二十元的個人與公司: 

王星海、黃略經、黃熙淡、黃卓滿、黃良紅、楊錦豐、董光純、黃夙夜、陳天立、陳勝良、李振領、李光相、葉順德、協成公司、李連排,各捐二十元。

DSC_0753-7.JPG

中央區塊捐款的金額不一: 

陳隆發捐銀十五元,西宅社捐銀十四元,上林社捐銀八大元。

 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

右下角是捐銀十元的個人與行號: 

東林社、金德和、黃淵源、楊維雀、劉如三、協德號、關順源、烈胡下、許允福、林王觀、黃永吉、陳金榜、建成發、永合號、上庫社、董能慮、王天乞、薛榮華、四合興、益順號、薛大吉,各捐銀十元。

DSC_0753-8.JPG

然後是捐銀六元的: 

黃熙傳、建成利、黃熙陣、薛西白、黃□□、蔡光觀,各捐銀六元。

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

最後一段是接在左上角的區塊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 

上手董事過木石塗匠銀四百七十八元,吳枰老□銀十元。

或許是指廟裡的董事經手了翁清和甲政、金榮利公司、萬成安公司、黃錦利公司、泉利號公司,等合塑神像的錢給匠師,可能有不足而由吳枰老補其差額,但因為有缺字,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區塊的第二部分是: 

楊瓊樹、黃長金、楊明山、金福順、黃雙廣、黃瑞興、李光火、黃□發、楊順裕、黃長春、楊篤西、許帝棟、黃金湘、黃進益、蘇清□、高□升、馮再求、翁豐珍,以上十八名各四元。黃永老捐銀□□呂宋捐銀。

除了記載捐銀四元的有哪些人之外,最特殊的是還有人從海外捐銀的,至於捐了多少錢,不只從碑上讀不出來,從拓片上也看不出來。

 

 

最後就是這塊碑的落款了,這很可能是臺灣地區唯一一塊用宣統年號的碑: 

宣統元年十月 日,浯江董事紳耆等 立石。

金門庵前牧馬侯祠捐題翻蓋芳名碑整個讀完之後,其實這塊碑還有一些地方讓人覺得怪怪的,除了完整碑文從來沒在文獻中出現過之外,還有就是為何同一塊碑上有的地方講到捐款時用「員」,有的地方用「元」呢? 每個區塊的用字遣詞也多少有些差異,說不定這些區塊不是同一個時間刻出來的,這就要更多文獻出土才能得知了。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