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北伐成功,中國全國統一,局勢也較戰前穩定,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金門島上經濟狀況較佳的聚落先後創設私立小學,舊有的學校也趁此新建校舍,根據民國十八年珠山《顯影月刊》的調查,當時金門的公私立學校共有29所,其中「金沙學校」位於當時的沙尾鄉,是創立於民國二年的老學校,校址位在「沙美張氏祠堂」。《顯影月刊》調查之後的沒幾年,因為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校地不敷使用,所以在民國廿二年籌款興建校舍,命名為「金砂學校」,只可惜沒幾年就因為日軍進佔金門而停辦。民國卅五年「金砂學校」復校,民國卅八年併入私立「汶浦小學」,卅九年金門因設行政公署,校名改為「金碧中心國校」,四十二年金門恢復縣制,此校改名「金門縣金沙中心國校」。五十七年起改名為「金門縣金沙鎮金沙國民小學」一直到現在。只是這時校地又面臨不足的窘境,地方熱方人士捐地及募款配合另覓新址建校,民國五十九年八月新校舍落成,金沙國小遷到現址(金門縣金沙鎮汶沙里后浦頭117號),原校址(金門縣金沙鎮沙美成功路1號)則成為金沙鎮公所辦公在,直到八十五年鎮公所遷到沙美車站現址。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如今的金沙鎮公所舊址,白色的二層樓小洋樓掩映在一排高大的南洋杉之後,琅琅讀書聲早已隨清風遠颺,不變的是仍有地方公僕在洋樓內伏案疾書,雖然所屬單位從鎮公所變為國稅局,為民服務的心是一般無異。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說是洋樓,但這幢洋樓的外表已經與金門地區其他清末民初所興建的僑匯時期洋樓有了不同的面容,這是因為這個小洋樓興建的年代是國軍部隊進駐金門以後。

胡璉將軍所著《金門憶舊》一書中,記錄了金門地區在民國四十六年時財務狀況大為改善,所以有能力興建學校,改良設備。於是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提供了四十萬的專款,在「金門縣金沙中心國校」中增建了四棟校舍,這棟洋樓應該就是這個時期的建築,興建者極有可能是當時部隊中的構工人員,因此沒有金門僑匯時期洋樓最具特色的圓拱圈,窗櫺、門框都是平整筆直的線條,顯現出軍系建築的特色。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雖說這棟洋樓顯現出民國四十六年代金門軍系建築平整方正的風格,但是背後牆面基部的平砌花崗岩石條卻又顯現出它與眾不同的風格,而這樣的風格卻是金門地區清末民初僑匯洋樓常表現出的時代風格。所以這棟洋樓非常可能是在民國廿二年「金砂學校」設立時就存在了,只是在戰亂中毀壞,後來才重建,所以表現出屬於不同時期的特質。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繞到洋樓後方,可以看見一排已經頹圮的水泥瓦平房,簡單明朗的結構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曾經作為校舍使用,這或許是這整個建築群組中至今仍能讓人有校區感覺的地方。只是頂塌壁裂之後,不知道這排曾有許多老沙美人童年回憶的地方還能撐多久?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有機會看到它成為一堆瓦礫。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從建築形式來看,洋樓建築本體是五腳氣洋樓,前方加蓋櫸頭。從側面來看,櫸頭的屋頂是磚坪,週圍為有水泥預鑄的欄杆,這種形式的欄杆在金門許多洋樓與番仔厝中都可以見到,是民國初年從廈門運送而來的建材。

只可惜,雜亂的管線破壞了視覺的美感,如果經過有系統的整理,相信這個角落也會是一幅美麗的風景。

沙美金砂學校(金沙國小前身)舊址

在《金門縣歷史建築清查計畫》中,這一棟被名為「(舊)金沙鎮公所」的建築是被評估為登錄價值低的等級,也許與其他洋樓相比,它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也不是那個薛芳千《顯影月刊、重見世人》一文中見證:「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二日凌晨,有匪徒三十多人分成三股,一股前往沙尾街新益安布店,破門而入,洗劫一空,一股包圍金沙鎮公所,發生槍戰,另一股侵入縣參議員蔡乘源住宅,在睡夢中將其槍殺斃命,然後,匪徒會合回到金沙港內;登上帆船,向同安方向逸去。」這件盜匪槍戰那棟更早期的金沙鎮公所。不過,它有著屬於金門獨有的戰地記憶,更匯集著沙美老鄉親的童年往事。當然,現在在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台灣北區辦事處金馬分處的管理下,洋樓有著耀眼的白,週圍也有整潔的環境,但如果能找一個角落,寫下這個地方的故事,讓洋樓的存在不再只是一種單純的存在,而是一種記憶的延伸,或許正能彰顯它見證金門教育史的過往風華。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