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50

要欣賞金門傳統建築之美,水頭聚落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點,幾乎所有金門閩南建築的建築形式在這裡都看得到,單伸手、一落二櫸頭、一落四櫸頭、二落大厝、三落大厝、三蓋廊、番仔厝、洋樓,只要想得到的形式,在這裡都可以找到代表作。

「黃廷參三落大厝」就是水頭三落大厝的代表,也是水頭唯一的三落大厝。

DSC_0159

「黃廷參三落大厝」建於1930年。起造人黃廷參是長房五樹派下第18 世的子嗣,晚清時赴印尼麻里吧板經營船頭行致富,50 多歲返鄉定居,耗資一萬三千 銀元,歷經四年,建造了這棟三落大厝。前二落是閩南傳統式,第三落造形略有南洋風格。第三落的南洋風格來自於原本計畫是要興建二層樓的建築,但因建築基地位於黃氏小宗宗祠前方,如果建築高於小宗宗祠,會招來「大房欺負小房」之譏,因此改變計畫為一層樓的建築。

DSC_0147

目前這棟房子除了第三落有毀損之外,其他地方保存的非常良好,就連脊塞上的泥作與懸魚上交阯陶保存的狀況也極佳,與其他古厝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能維持這麼好的狀況,其實與這棟三落大厝在不同時時代裡擔任過的角色脫不了關係。

DSC_0137

國共戰後,這裡曾經前後有二三十支部隊住過,有的只住了十幾天,有的則長期佔住。從最早的青年軍、金防部軍法處、尖刀團、女青年工作大隊、福建反共救國軍,一直到後期的塔山砲兵連隊、開挖海軍小艇基地的工兵營隊及小金門補給站。

或許是因為軍法處曾經進駐過,沒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對這棟建築物亂來,因此這棟建築精美的裝飾,也就能保存下來。

DSC_0144

當初施工的匠師,想來思想應該相當前衛。懸魚處的交趾陶裡竟然可以看到小生扯下小旦肚兜的限制級露點畫面........

金水村的老村長黃城池先生,在訪談時曾經說出女青年工作大隊進駐於此的過往,這段訪談被收錄在《金門水頭》一書中:

大約是1951年前後,當時的女青年工作大隊大約有三百多人,進駐在這裡與比鄰的兩棟二落大厝中大約半年之久,清一色都是外省籍的年輕隊員,夏天時常常只穿著一條短內褲,袒胸露乳的納涼。有一次他想到隊員居住的後落拿東西,請母親先過去打個招呼,拜託她們先把衣服穿好。沒想到她們毫不客氣的回答說:「怕什麼,沒看過啊!」

DSC_0141

女青年工作大隊走了之後,進駐了一支粵劇團,團中有幾位年輕姑娘,整天跟男人不停嬉鬧,其中有一位十六七歲的,中午時常跑到他的房間睡午覺,就躺在他的床上,害他沒有地方休息,只能在外面隨便找個地方窩著。

後來,黃城池真的忍不住了,當面要求年輕姑娘不要霸佔他的房間,而她竟然告訴他,其他地方會被阿兵哥打擾,睡不好會影響演出,如果他願意,她可以把床分一邊讓他躺,她不介意跟他兩個人睡一張床。

當然,老村長只能自認倒楣,不能真的去跟年輕姑娘睡一張床。

DSC_0152

「黃廷參三落大厝」的裝飾元素非常豐富,除了屋脊的剪黏、泥塑與交阯陶之外,正立面採用了木雕、彩繪,與大量的日本面磚。這些日本面磚經過了七八十年的歲月洗禮,如今依舊光鮮如昔。

日本面磚的使用是金門1930年代前後建築的特色。當時的人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都會從漳州、石馬、泉州、廈門等商埠訂購這種由日本磚廠所燒製的瓷磚,這些磁磚因為高度的瓷化,就算風吹日曬雨淋也不容易褪色,可以常保光鮮亮麗,對於當時以起大厝來光宗耀祖的金門人來說,是光耀門楣最好的建材,所以常常使用在屋脊、墀頭、水車堵,以及正立面的對看堵與鏡面堵等明顯位置上。

DSC_0157 DSC_0158

這種「日本面磚」圖案有具象的蔬果、花卉、動物、人像與風景圖案,也有抽象的幾何與卍字圖形,磚面有平面,也有立體浮雕。每塊瓷磚單獨是一個圖案,但也可以幾塊拼成一個圖案,或者是反覆使用相同圖案,營造出繁複的拼貼圖紋,端看匠師如何運用。瓷磚背面為求增加黏貼的附著力,常有凹凸不一的槽線,同時可見以英文打印的Mand in janan 字樣,和廠牌名稱。

日軍進佔金門之後,僑匯斷絕,日本面磚的來源也斷絕,雖然後來有採用現代瓷磚者,但圖樣與精緻程度已不相同,這種面磚也就成為金門民國初年至日據前建築,尤其是僑匯興建建築的特徵。

DSC_0154

鏡面堵上方的彩繪取材自三國演義,分別是左邊的「吳國太佛寺看新郎」與右邊的「馬超大戰葭萌關」,各取材自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與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DSC_0156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其實就是講「甘露寺」,也就是「劉備招親,孫權嫁妹」的故事中,孫權母親吳國太看女婿的地方。而「馬超大戰葭萌關」則是講三國五虎將之ㄧ的馬超與張飛對戰葭萌關的故事。人說結婚是小登科,加上武將故事,彩繪中期待子孫文武雙全的寓意自然就不言而明了。

DSC_148  

「黃廷參三落大厝」位於李氏家廟旁,是水頭重要的景觀地區,華美鮮麗的裝飾恰與李氏家廟的古樸典雅形成強烈對比。如果能夠在附近立一塊解說牌,讓更多人知道這棟三落大厝的歷史意義與所經歷的時代變遷,想必會成為水頭另一個讓遊人駐足的焦點。

 

金門縣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名   稱 黃廷參三落大厝
地   址 金門縣 金城鎮前水頭82號
類   別 歷史建築 種       類 宅第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 2003/03/31 公告文號 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號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登錄理由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創建年代 民國十九年
屋主生平 黃廷參是長房五樹派下18世的子嗣,晚清時赴印尼麻里吧板經營船頭行致富,50多歲返鄉定居,耗資13,000銀元,歷經4年建造三落大厝。
歷史沿革 創建於1930年,有部分改建,目前管理維護相當良好,值得保存。
外觀特徵 此為水頭目前唯一的三落大厝,前二落是閩南傳統式,第三落造形略有南洋風格。  
附近景觀 位於李氏家廟旁,為水頭景觀重要地區
備   註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