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02.JPG

清末民初,金門許多青壯漢子離家背井「落番」下南洋尋求發展。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發展出一片天,所謂「六亡 、三在、一回頭」,輝煌騰達的都是少數,但只要賺了錢,幾乎都會把錢匯回故鄉給親人,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就了金門許多以「僑匯」發展起來的聚落,「珠山」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

但發達之後,也為聚落帶來了威脅,不時有盜匪掠奪居民,於是聚落發展出了自我防衛的機制。以珠山而言,民國22年成立了「守望隊」,由少壯村民組成徹夜巡守的防衛隊伍,藉以保護家園安全。也因為時局不靖,居民在置高點上設置了「碉樓」類的防護性建築。文獻紀錄上,珠山「碉樓」類的公共建築有兩棟,目前皆已不存。

整個珠山聚落的最高點是「雞庵山」,這座在《金門縣志》被稱為「珠山」或「雞籠山」的山頭,別名「圭峰」,雖然海拔只有47公尺,卻已經可以遠眺大海,所以建有防禦工事。

依照文獻記載,建築在「雞庵山」頂的是一棟「炮樓」,因為可以遠望大海,觀察遠近海面的狀態,所以命名為「聽濤樓」。

如今,「聽濤樓」早已拆毀,舊址以原木構築涼亭一座,由曾任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的溫仕忠先生命名為「御鳳亭」,成為鄉親們閒暇時休憩賞景的所在。

登上長長階梯到了「御鳳亭」之後,往珠山聚落的出入口望去可以看見一個山頭,山頭的名稱為「龜山」,是聚落範圍內高度僅次於「雞庵山」的地方。從前在山頂有一座圓形的守望台,稱為「夕照樓」,可以俯瞰整個聚落,扼守出入要衝,但如今也已不存。如今「龜山」防禦性建築只剩下山腳下薛永南兄弟洋樓後的「更樓」,為那段時局不靖的歲月留作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北雁南飛 的頭像
    北雁南飛

    北雁南飛-金門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