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003.JPG

第一次到後豐港是為了與青花瓷的相遇。

那一年秋天,在金門友人帶領下,來到了這個恬靜的海灣,潮汐退到最低點的灘地上,灑落了一地的青花瓷殘片。

我像一個發現新寶藏的孩子,一路撿著眼前出現的瓷片,一路想像它們原有的美麗

當時的我,也只當這裡是個瓷片豐富的泥灘,壓根也沒想到這裡其實是個港津。

人們把這裡稱為「後豐港」。

那時我不知道,這裡曾經潮高一丈,可以停四百擔的船三十艘。

DSC_0061.JPG

從塔山往北方遠眺,金烈水道在建功嶼附近向內陸陷落一道曲線,港灣中兩堵防波堤深入碧海,兩道防波堤間的區域就是「後豐港」。

「後豐港」,是一個港津,也是一個地名,是金門唯一以「港」為名的聚落。灣區背山面海,明代洪氏興嗣公從水頭後陳甲頭帶著兩個兒子及十個孫子到此開基,逐漸形成聚落的規模,為求子孫百世昌隆,將此地名為「後豐」。此外洪氏子孫開枝散葉,甚至到第七世還出了個「忠振伯」洪旭,也讓此地有了「洪門港」之名。

DSC_0625.JPG

四百多年來,洪氏一家傍海而生,原本這個小海灣只有自家的漁船竹筏在此停棲,然後到附近內海漁撈的船隻也開始利用這裏避風,之後從中國東南沿海來的帆船也出現在這裡,除了避風之外,也在這裡整修或載貨,於是這裡慢慢的發達起來,一直到民國卅年代,因為與大陸通運的便利,讓後豐港航運頻繁,呈現一片榮景。 

DSC_0995.JPG

後豐港原本就是個海浦港,船隻隨潮汐而來,漲潮時進入港區停泊裝卸貨物,隨著滄海揚塵,淤積的泥沙越來越多,如今的後豐港,退潮時海水幾乎完全退到防波堤外,港區中幾乎成為泥灘地。

雖然如此,泥灘地倒也不是一無事處,海潮所帶來豐富的養料滋養了潮間帶的生命,淤塞的港津也搖身一變成為豐盛的海田,石蚵、沙蟲、風螺等等海產,反而為居民帶來一番新的生機。

這種靠海維生的生活其實也不壞,後豐聚落中,可以看見這樣的聯對

後山田前海藏傳衍燉煌支脈
豐農耕富漁撈秉持滄江義門
 

DSC_0397.JPG

只是這樣的漁村風貌,這些年已經開始有了改變。

一個被稱為「水頭商港」的建大建設,看中了後豐港廣闊的海埔地,計畫中的親水遊憩區及遊憩船基地,幾乎佔去了後豐港所有的海域。

現在的居民,在海田收穫之後,必須穿越密布海岸的消波塊,然後爬上阻隔聚落與海洋的海堤後,才能把魚穫帶回家中。而水頭商港西防波堤與北防波堤興建之後,也改變了附近的水文,後豐港裡有些泥灘的積沙變多了,有些地方的泥灘地卻被海潮捲失,露出了底盤,於是原本在這塊海埔地上生養的生命必須隨之遷徙,有些現在幾乎已不復見。從前每年南風起時,後豐港的泥灘就會轉為沙灘,斑節蝦不久後也會隨之出現,如今泥灘已經不會轉成沙灘了,斑節蝦少了,以蝦為食的石斑魚也少了。

DSC_0981.JPG

從後豐港的岸際遠望,與烈嶼間隔著金烈海道。從前,這裡盛產著黃魚,每年春天漁船來到這裡就開始放緄釣黃魚,每一條緄放下去都能釣到魚,所以這裡的海面上佈滿了浮筒,一年可以捕獲幾百斤的黃魚。戰地政務解除後,大陸漁船也來這裡捕魚了,不只將金門漁民放的餌收起,到後來更是用炸魚的方式捕魚,沒多久,這片清澈海灣的黃魚就成為了絕響。 

DSC_0322.JPG

漁船幾乎已經不在後豐港海面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建設水頭商港的工程船,遼闊的灘地上,也少見漁人的身影,殘留的網具提醒人們這裡還是個漁業聚落,過往的記憶,就像是散佈在灘地上的各式陶瓷碎片,無論是史前時期的夾沙陶、黑陶,宋元的青瓷、明清的德化青花,被水流沖出之後,不分年代的隨意散置,新舊交錯的條理紊亂難清,不久之後,屬於現在這個時代的事物,也將成為逝去年華中的殘留,到時候,有誰人可以讀出屬於我們這個年代的故事?或者就像是那個即將消失的史前遺址般,雖然曾被時光深埋,卻在沒有解讀的情況下消逝?

DSC_0992.JPG

後豐港的夕陽,是一天之中最後的美麗,金黃色的光線下,灘地上的所有記憶只剩下一片剪影,夕陽餘暉將後豐港的碧海雲天渲染的瑰麗無比,只是不知百年過後,此地是否仍然會有如此燦爛奪目的光景?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