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69

金門人到台南,一定會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不少角落裡都可以看出關於金門的蛛絲馬跡,尤其是在充滿盎然古意的安平地區,更是不難看出兩者的密切關係。雖然說「安平五館」之一的「金門館」已經曾為歷史陳跡,但「金門」兩個字卻不曾在金門消失。有機會在安平老巷弄間漫步,也許就會不經意地在這古老聚落中與「金門」相遇。

像是在安平靠近運河附近的巷弄中有一間廟,廟前的楹聯上便寫著「府堂神護國往來航渡金門」。

DSC_0303 DSC_0307

這間廟叫做「伍德宮」,說起來還真的與金門有段淵源。金門新湖也有一座「伍德宮」,裡面主奉人稱「蘇王爺」的「蘇府千歲」,是金門地區非常有名的一座廟宇。安平的「伍德宮」原本也是主奉「蘇府千歲」,至於它與金門新湖「伍德宮」的關係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清康熙卅六年(1697年),來自金門的官兵從金門伍德宮請來蘇府千歲等五位王爺之神像、令牌及官印來安平奉祀。另一種說法是,清朝時有官船從大陸泉州到台南安平,途中遇到大風浪,船隻因為破損而停留在金門長達廿六天,結果有一半的官兵想辦法渡海先到台灣,另一半的官兵留在金門修船,等船修好了再過台灣。當時兩邊約定,將來如果往來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官兵要在兩地建廟,廟名都要取為「伍德宮」,並且同時以「蘇府千歲」為主神。

至於哪一種說法正確?各有各的擁護者,在此也不做任何判斷囉。

DSC_0308 page-1  

現在所看到的安平「伍德宮」是民國80年重建後的樣貌,廟中有一塊台南市政府立的石碑,說明這間廟是編號第六六號的古蹟,創建年代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而在清乾隆十二年到民國八十年間,「伍德宮」分別在嘉慶十三年(1808年)、民國42年與民國58年(1969年)重建過,這些重建的紀錄都被記錄在廟內的幾塊石碑上。

DSC_0270

除了廟本身的重建外,民國65年廟左側建造「金德安」王船室,裡面放了一條真正能在水中揚帆而行的王船「金德安號」。

不過,收藏在王船室裡的「金德安號」,船上的帆卻如廟埕上的「旗篙」上的旗一樣都是收著的,這是因為曾經在某次廟會裡為了讓王船呈現迎風揚帆的英姿而將船帆揚起。沒想到才掛好帆,繩索就斷掉,如此重複三次,讓大家覺得不尋常,請示神明後才知道,原來王船的帆不能隨便張開,因為船要出航時才會張帆,王船有重要的事才會出航,所以平常不能隨便把帆張開,要神明同意才行。

至於廟埕上的「旗篙」 ,是當年王船建好後作醮時所樹立,配合王醮設置,引導當時進行「王船進水」典禮後的王船回到廟中。

DSC_0278

雖然說安平「伍德宮」最早奉祀的主神是「蘇府王爺」,但現在廟中的神像卻不全部都是當年所留下來的。說到這一點,安平「伍德宮」與金門的關係就更加拉近了一點,因為廟中現在坐正中主位的天上聖母媽祖及部屬千里眼及順風耳的神像,正是從當年的安平「金門館」奉請而來。

除此之外,當年「安平五館」之一的「烽火館」,雖然現在也已經消失了,但它所奉祀的主神「廣利尊王」及部屬現在也被請到「伍德宮」來。另外還有來自火房內所供奉的水仙禹帝及二位太監。這些來自安平各會館的神明,都是在光緒廿六年(西元1900年)由「伍德宮」所在的「囝仔宮社」長老決定請進來的,目前列位神尊的座次安排就是形成於當時。此外還有文昌帝君、土地公、虎爺、將軍爺及五令牌等神明。

page-2

關於廟中的鎮殿蘇府千歲有一些特殊傳說。

首先是關於神尊金身的由來,相傳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泉州港有一條大帆船每次要出航時,船首都會滲水而無法航行。突然有一個老人告訴船主,只要把船的大桅頭切斷三尺送到安平伍德宮,船就能行走平順。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老人是蘇王爺的化身,所以把這個桅頭雕刻成蘇府千歲的鎮殿金身,放在安平伍德宮中供信徒朝拜。

此外,在過去醫藥不發達的時後,如果有人生病了,病患只要求取蘇府千歲座下的木材煎茶來喝就可以痊癒。

DSC_0279

安平伍德宮中還有一件與金門關係密切的古物,就是這塊刻有「保合安寧」的匾額。這塊年代為嘉慶嘉慶戊辰年(十三年,1808年)的匾額除了證明安平伍德宮的年代悠久以外,更重要的是題這塊匾額的人是「欽命鎮守浙江定海水陸等處地方總兵官協鎮台灣水師副總兵官 邱良功」。

不知道「邱良功」是誰?

那你一定不是金門人,說不定還沒去過金門。金門金城市區那座最壯觀的牌坊就叫做「邱良功母節孝坊」,是著名的國定古蹟,在金門也有許多關於他的故事。

DSC_0301

一如金門的許多寺廟都還保有珍貴的祭典儀式,安平伍德宮也保有許多珍貴的祭儀。

每年四月廿一日蘇府千歲聖誕時,除了前一天晚上安平天后宮的誦經團會來廟中誦經為蘇王爺暖壽外,聖誕日當天會有道士作壽醮,隔壁的伍德托兒所小朋友也會在老師帶領下前往廟中拜壽,廟方會準備餅乾、飲料,分贈每位小朋友。晚上時王爺會起駕,在「法仔」(法師)的唸咒聲中「行路關」到玉帝的天曹、「二位」(指北斗星君處)、東獄(指東獄大帝處)...等地方「進金紙」,然後進行祈福、補運、改運等儀式,為信徒消災解厄。

另外,在四月十五日時,三王會先代替蘇府千歲到壇,指派生日當天信徒「進金紙」的數量,及信徒消災解厄時所應注意及準備的各項事宜。而「拜契」、「水手會」等也是「伍德宮」特殊的祭儀。

DSC_0275

廟裡的牆面上有幾幅剪報,是介紹廟中「小法」林小雨先生撰寫伍德宮廟誌的事蹟。

林小雨先生是現任的伍德宮小法。伍德宮小法最早出現於乾隆卅年(1765年),當時是由蘇府千歲選擇在軍中服務,且有耐力的人擔任,並配與兩位師爺當翻譯。之後到道光年間,小法不再只限於軍人,而且也不再有固定任期,成為終身職。

DSC_0272

如今的安平伍德宮廟埕前,舊日的市場只剩下幾家小吃攤,只有在地的行家知道這裡的美食,蝦仁肉圓、炒鱔魚,帶著略甜口感的炒下水等都是饕客口中的美食,只是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來去之間,有多少人知道眼前的這座廟從幾百年前就維繫著海峽兩岸的人神情感呢?

page-3

基本資料:

名稱:伍德宮 

簡介:
據傳原為清朝班兵的伙館,乾隆十二年(1747年),班兵自金門伍德宮請來蘇府千歲伍位王爺之神像、令牌及官印一只,奉祀之,為官廟性質,一般民眾並不能祭拜。
日治時,廟中原為堆放漁民之漁具,日人為開路,便開始做寺廟調查,當地居民心想如果廟被拆除,就沒有地方可放漁具了,便與日人溝通,說明此廟是妙壽宮的王爺廟,因而免除拆除的命運,又因是王爺的行館,也稱「王爺館」。另有一說為當時伍德宮規模較現貌為大,但因日人將廟宇拆去大部,後來附近的金門籍歐厝的歐山發出面向日人說明,此廟由其管理,方免拆廟的命運。
嘉慶十三年(1808年)重修,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重修,五十八年(1969年)重建,六十年完工至今。

現今風貌:
佔地約二十至三十坪,前有一大廟埕,廟的兩旁分別為王船室、伍德托兒所,廟前的運河路為安平地區的舊市場,現今仍有幾家小吃店在此經營。

相關資訊:

主祀神:蘇府二千歲
創建年代:1747年
地址:台南市運河路13巷11號
主要祭典:農歷十月二十二日 (蘇府千歲生日)

資料來源: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 http://anping.tncg.gov.tw/tour/tuc_01.jsp?ID=34&Lang=C

DSC_0285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