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庵前莒光臺

金門傳統聚落與臺灣最大的不同是,許多聚落裡都有司令臺。照理說一般聚落中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一個臺子,姑且不論台上常常空空如也,臺前也常常是一大片空地。

如果探討這些臺子所在聚落的歷史,可以發現這些地方都曾經有駐軍,而且不是一般基層連隊,最少都是團部,甚至是旅部或是師部的所在地。

1949年部隊從大陸轉進金門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軍人是借住民房的,部隊操課也都是借用聚落中的空地。這個時期,也就是所謂「軍民一家」的時代。大團體集合不能只有一塊空地,當然需要一個人人看得見,個個聽得到的發號施令場地,於是屬於部隊建築的司令臺就這樣出現在聚落裡,成為金門在地人生活與記憶的場域。

金門庵前莒光臺

「庵前」曾經是金門防衛司令部的所在地,早期這裡有六個軍事單位駐守,之後只剩軍砲和師砲,這幾年更是幾乎全面徹守,還好有些指標性的建築還在,讓後來者知道此地曾為戰略要地的過往。

「莒光臺」便是庵前駐軍的指標性建築之一,位於牧馬侯祠前埕的司令臺,雖然柱子與牆面已經有了裂痕,卻一如初建時的默然,靜觀臺下往來的人車,以及曾經發生的過往。

「莒光臺」為莒光部隊在民國五十四年所建,完工後部隊長馬正榮在左壁用白色大理石刻了一塊碑,上面只有簡單的幾個字:

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

莒光臺

莒光部隊部隊長 馬正榮敬題

碑上的金漆已逐漸褪色,宛如提醒人們,那一段屬於戰地的過往,已在歲月中點點滴滴地淡去。

金門庵前莒光臺

對曾經在庵前當過兵的人來說,「莒光臺」及鄰近的場域曾經是他們生活的所在。「莒光臺」後的幾棟營舍裡,收藏著一群草綠服青年的記憶,無論是庫房還是福利社,或者是小吃部與醫務室,用途的轉移就像是接替在此出現的年輕男子,不同的是,房子留了下來,而曾經出現在這裡的人們,卻已天南地北,在相同的星空下尋得屬於自己的棲身之地。

在人們急著與過去作切割的年代裡,留存過往記憶的場域總在人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下消失。有些地方,當人們想起來的時候,往往已是一堆灰礫,甚至完全不留痕跡。聚落裡的司令臺有時被當作理所當然的存在,也少有人多看它幾眼,但是聚落中的司令臺,必定曾有著在地人們與駐軍的記憶,無論是在臺下一起聽臺上滔滔不絕的演講,或是共同欣賞勞軍電影與康樂隊的表演,「軍民同樂」「軍民一家」的歷史已成過往,只留下這個指標性的建築作為註腳。

 

 

 *莒光臺現已改建為牧馬侯祠戲台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