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880.JPG

料羅灣畔的「伍德宮」,是我一直想要拜訪的金門宮廟之一。理由很簡單,因為無論是到鹿港拜訪彰化縣定古蹟鹿港金門館,還是到台南安平拜訪安平伍德宮,甚至到艋舺金門館,都可以看見與新頭伍德宮中的蘇府王爺相關的事蹟。而金門本島的浯島城隍廟也與這裡頗有淵源。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新頭伍德宮

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地圖來看,標示為(2)的「新頭」是一個位於金門本島南端,料羅灣旁邊的一個聚落,與金門現在的政治經濟中心金城有一段距離,而標示為(1)的「伍德宮」更是不在聚落內,而是在與聚落有相當距離的海邊,就在新頭碼頭邊,附近也沒有著名的景點,所以除非剛好經過環島南路要到其他地方,不然想要拜訪是要刻意安排時間的。

DSC_0450.JPG  

說來慚愧,第一次見到新頭伍德宮的蘇府千歲並不在伍德宮內,而是某年回金門參加四月十二迎城隍的活動時,在前一天的農曆四月十一日新頭蘇王爺聖誕遶境時在新頭陳氏宗祠中,遇見了包含「蘇王爺副座」在內的眾神。 

DSC_0854.JPG

之後就再也沒有來到金門本島東南邊陲的這個區域了,直到去年年底看五鄉太子遶境後才又來到這裡,等到遶境活動結束,從田浦回水頭時就刻意走太湖路,把沿線幾個之前想要拜訪的點好好停留。晃完光華園後雖然天色已逐漸灰暗,想到好久沒有到新頭了,既然都來到附近,就在復興路左轉往海邊而去了。

立冬剛過,東北季風已悄悄吹起,車行在不見其他人車的道路上,其實滿擔心到達「伍德宮」時廟門已經深掩,還好雖然宮廟前炎夏的紅色燈籠已經點起,廟門還是開放的。 

DSC_0845.JPG

事前就知道「伍德宮」在2003年曾經擴建過,也知道當時的擴建與同時期金門整建的宮廟一樣採用大量的對岸石材,所以對於它的建築並沒有太大的期待,純粹就只是想要來走走,仔細看看之前這個與台灣有著悠久淵源的蘇王爺祖廟。

或許是沒有太大的期待,反而能夠以比較平和的眼光看待,也比較能滿足於眼前所能看到的東西。

因為這樣的心境,所以一切的相遇都是一種不期然的美麗。

DSC_0848.JPG

廟左邊的空地上,兩尊童子形象的青石雕像慎重地捧著一塊長形花崗岩。走近一看,原來是伍德宮整修前的門額,上面寫著:

光緒丁亥葭冬
伍德宮
董事文武敬立

關於伍德宮的確實興建年代,當地人的說法是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距離現在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但是經過多次重建後,廟中能夠茲證歷史的古物幾乎已經沒有了,只剩下這塊門額,證明最少在清光緒丁亥年(十三年,1887年)時,伍德宮就已經矗立在此地。算算時間,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DSC_0849.JPG

旁邊的大石頭上刻有:

伍年私蘭兄蘭弟
德故哉得祿得名

的鑲名聯,落款時間則是二 OO 四年甲申桂月。

根據前管理委員會總幹事陳宗元先生,「蘭兄蘭弟」其實是「難兄難弟」的意思,以人們印象中較為良善的「蘭」字來取代「難」字,表示廟中蘇、邱、梁、秦、蔡五位王爺結拜成患難兄弟。

DSC_0874.JPG

雖然廟貌是近年整建過後的樣子,但是曾經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許多故事卻不會被人忘記。

從「伍德宮」現在的建築形制來看,宮廟本體為二落三殿式建築,右邊加蓋一間「昔仔室」。這樣的配置與一般廟宇將「昔仔室」放在左邊的作法不一樣。

這樣的配置其實是考量到「伍德宮」的建築風水,因為這座廟的位於金門南海岸四大風水靈穴的「豹穴」上,而右邊的位置是豹腳,地氣比較強。在過往的年代裡,「昔仔室」兼有教者教導學生讀書的功能,如此的風水安排對於後代的未來比較有利。

另外,在廟宇建築本體與昔仔室之間曾經有一個「田螺泉」,不但水質甘甜,而且用手淺舀即可現喝。可惜後來在部隊進駐昔仔室時,為了增加出水量而加以挖鑿,沒想到泉水從此不再湧出。

DSC_0856.JPG

如今的伍德宮正立面的構件都是二 OO 四年重建時新構的,舊有的構件除了門額石放到廟右邊的空地之外,原本正立面的門柱、石窗與橫批都被移到廣場左側的入口處,而香爐及龍、虎造型石雕也移進了廟內。由此可以看出當年重建的主事者對於這些歷史印記的重視。

DSC_0858.JPG

重建之後的「伍德宮」,入口門上的匾額也從石質改成了木質,原木不施彩的作法,讓新建後的廟宇更多了幾分溫潤的莊嚴。

DSC_0859.JPG DSC_0861.JPG

進到伍德宮之後,可以發現廟裡的碑文已經改用不銹鋼製作,這在金門現在的廟宇中是少見的例子。

左邊牆上是《金門新頭伍德宮重建引誌》,碑文全文為:

金門新頭伍德宮重建引誌

蘇尊威靈光被浯洲府
千載英名留芳宇萬歲

  伍德宮又稱浯德宮,宮座壬向丙兼亥巳,分金丁亥丁巳。宮中奉祀:蘇、邱、梁、秦、蔡五位神明。
唐陳淵任浯洲牧馬監,參謀蘇永盛同來,與邱、梁、秦、蔡將軍結金蘭,輔陳淵開發浯島,化荒墟,為樂土。陳淵治浯豐功昇尚書令,蘇將軍等調兵部,後謚蘇千歲,昇天為玉皇前衛將軍。
明倭夷內侵,沿海居民受焚掠之苦,遍野哀號。是時,玉皇降旨,五位神明下凡,化身樟木一大塊,漂來浯島新頭海墘,樟木光芒四射,靈氣璀璨。漁民爭觀稱奇,突然樟木發出萬道金光直達天庭。漁民再視,顯出五尊神像,記蘇將軍為玉皇駕前主理判官下凡新頭開基,代天巡狩,保國佑民。居民依神像雕刻五尊神明,建伍德宮奉祀,並示聖誕日:
蘇王爺:四月十二日。邱王爺:八月初二日。梁王爺:十月初十日。
秦王爺:三月十四日。蔡王爺:七月十六日。
  伍德神明,英靈顯赫:
  (1)明永曆十三年,鄭成功駐金廈,在浯島筏木造船,十五年渡海,水師恭請蘇大王隨船登台,助鄭驅逐荷蘭,光復台灣。
  (2)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旨安撫台、澎,派部將恭請蘇大王、二王、三王爺隨水師護軍登陸澎湖,順利撫平台、澎。
  (3)乾隆五十年林爽文發難,聲勢浩大,清派大學士嘉勇公協辦,福康安統率十萬大軍,由浯島出發赴台平亂,水師官兵恭請蘇王爺神像,護軍渡台,在鹿港登陸順利平亂,是蘇王爺神助也。
  (4)咸豐三年廈門一帶會匪,傾眾來犯浯洲,神先乩示,令各戒備,蘇府四王爺,屢次靈蹟,賊果大敗,而被俘者稱:在海上見沿海兵馬甚多,故賊務氣奪,果以致敗。

伍德宮自明神宗三年建宮至今四百多年,幾經修建,香火日盛,清增建西廂,民國六十四年,原貌翻修。民國九十二年五王決定擴建,八月動工,次年桂月完竣。宮中用泉州石材、福杉、紅木、紅磚建材,是傳統宮殿建築,雄偉、壯觀、氣派、麗亮。
  伍德宮是浯洲歷史神明古廟,伍德英靈,光被浯洲府。

主委:陳金麟 副主委:陳清可、陳水龍
委員:陳文獻、陳永火、陳能顯、陳建興、陳金殿、陳天柱
陳水最、陳天助、陳福來(總幹事)、張璋源(副總幹事)
陳財福(財務)、陳媽在(申購)
監委:陳祖盛、陳清明、陳肆明、陳搖、陳作生
伍德宮重建委員會:基金收支:陳天賜 工地管理:陳國強 水電:陳天仁
建築:黃金練 石雕:張振忠 剪粘:蔡鴻儀
設計:陳允北 木雕:黃華宗
顧問:李成義、黃應驗、王炳川、陳進源
總顧問:沈富春 秘書:陳清南敬撰
總校閱:伍德神明

公 元 二 ○ ○ 四 年 甲 申 陽 月 陽 日

右邊牆上則是《金門伍德宮重建功德芳名錄》。

DSC_0869.JPG

「伍德宮」的主神蘇王爺,據傳為開浯恩主牧馬侯陳淵的參謀蘇永盛將軍,其他還供奉邱、梁、秦、蔡四姓王爺,這些王爺在生前都是蘇王爺的部下,五人義結金蘭共同幫助陳淵開發金門。

蘇永盛,名回文,號碧雲,字永盛。蘇為唐代進士,於唐德宗年間,隨牧馬侯陳淵抵金牧馬。

DSC_0863.JPG

除了五位王爺千歲之外,「伍德宮」也供奉六姓府、水仙王、元帥爺、陳先生、蘇府王爺副座、福德正神、王娘、下壇爺(虎爺)等神靈,這些神靈各有職掌,共同護庇眾位善男信女。

DSC_0866.JPG

至於五位王爺的聖誕,當地有一種傳說:

民國前四十年左右的某天,新頭海邊漂來了一塊長約兩丈,厚約兩尺的樟木,當地漁民把這塊木頭放到山腰的龍穴之後,突然發出萬道金光,木頭上也顯現五尊神明的畫像。後來神明降駕在當地的漁夫陳天一身上,宣稱五位王爺是玉皇駕前主理判事,下凡新頭村來庇佑該村子民,而且也指示了各位王爺的聖誕日期,並要求居民依畫像雕刻神像,並建廟奉祀。虔誠的居民立即依照指示建廟,並在每年四月十二日建醮隆重慶賀。(取材自《金門寺廟巡禮》)

對照《金門新頭伍德宮重建引誌》的說法:

明倭夷內侵,沿海居民受焚掠之苦,遍野哀號。是時,玉皇降旨,五位神明下凡,化身樟木一大塊,漂來浯島新頭海墘,樟木光芒四射,靈氣璀璨。漁民爭觀稱奇,突然樟木發出萬道金光直達天庭。漁民再視,顯出五尊神像,記蘇將軍為玉皇駕前主理判官下凡新頭開基,代天巡狩,保國佑民。居民依神像雕刻五尊神明,建伍德宮奉祀,並示聖誕日。

雖然年代有所差異,但內容卻是大同小異。

DSC_0867.JPG

這是供奉在其他神像前方的蘇府王爺副座神像,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新頭人在陳氏宗祠建醮時,祂也都供奉在其他神像之前,跟香爐放在同一張桌子上。

DSC_0862.JPG

DSC_0864.JPG

新頭伍德宮是一間充滿神話傳說與靈驗神蹟的廟宇,所以廟中掛了許多匾額,其中包括前總統陳水扁在民國九十五年敬獻的「保境佑民」的匾額。

在金門,像這樣擁有總藤匾額的廟宇並不多見,這也顯示伍德宮的重要性。

DSC_0878.JPG

 

「伍德宮」中奉祀的蘇、邱、梁、秦、蔡五位義結金蘭的王爺神蹟顯赫,不過民間慣以大王「蘇王爺」泛稱。像是金城後浦觀德堂奉祀的「蘇府四王爺」其實不是大千歲蘇王爺,而是四千歲秦王爺。而鹿港景靈宮的「蘇王爺」則是原本伍德宮內的大王(蘇王爺)與二王(邱王爺),現在伍德宮奉祀的則是後來重新雕刻的。

 「蘇王爺」因為神威顯濯而分靈各處,不但金門有 160 多座廟宇有供奉一尊或數尊「蘇王爺」神尊,台灣鹿港、埔里、台南安平、台北艋舺、澎湖等地,及福建晉江東石鎮、惠安崇武、惠安象崙等地及南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諸國都有「蘇王爺」的分爐。這些分爐出去廟宇與祖廟的關係密切,彼此往來互動頻繁,所以新頭伍德宮的門柱上常常貼有這些寺廟進香遶境時的紀錄。

 

比如說這一張,就是鹿港金門館在2011年11月初來新頭祖廟進項的印記。

DSC_0852.JPG  

關於新頭伍德宮的傳說,最為人所知的是到浯島城隍廟祈雨的神蹟,不過對當地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治病「碗藥」的傳說。「碗藥」就是「碗青」,在《金門寺廟巡禮》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

伍德宮東側與料羅村之間的山丘,出產一種「碗藥」,不但可以做為燒製瓷器的佐料,還可以製作膏藥。這種碗藥,約有雞蛋般大小,圓形,灰色,殼內有粉紅色粉粒,專治生瘡長疣,功效奇佳。以之燒製瓷器色澤光鮮亮麗。日寇竊據金門時期,曾動員大批人馬前往尋找,皆不得要領。據說這是蘇王爺刻意以無邊法力,加以遮掩之故。島民若有急需,只要虔誠禱祝,並依神明指示方向尋找,就一定能如願。

無論傳說的真假,對於虔誠的信眾來說,只要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DSC_0870.JPG

走出廟門準備要走的時候,我看見了一種信仰的虔誠。

一個身穿黑衣的年輕男子,經過廟門口時就直接跪了下去,對著廟中的諸位神靈跪拜。此情此景,讓我這個外地來旅遊的觀光客心中盪起了一種說不出的微妙感覺。在這樣沒有其他人在場的向晚時分,他應該也沒有注意到附近竟然還有其他人,這跪拜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心中對於神靈真的有一種崇高的虔敬,也因為這樣的虔敬,讓整個場域變得莊嚴。

我想,這樣對神靈的虔敬,或許就是為何無論分爐到哪裡,信徒總是會不遠千里回歸的原因吧! 

DSC_0875.JPG

基本資料:

新頭伍德宮
主祀神佛 蘇王爺 教別 道教 登記字號 金縣寺總登920014號
創建年代 明萬曆年間 建別 募建 寺廟地址 金門縣新頭92之2號
最近重修 民國92年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連絡電話 (082)332726
祭典日期 農曆四月十二日 聯絡人 陳朝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北雁南飛 的頭像
    北雁南飛

    北雁南飛-金門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