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刊頭 

欒樹變紅,秋天已走到盡頭,生命即將蟄伏休養。

偶而路過黃海路,從南雄中興亭鵲山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間四公里多的路上,兩旁的行道樹已經轉變成美麗的紅色,彷彿用最華美的容顏作最後的告別。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美麗的行道樹,是台灣特有的台灣欒樹。

金門本來沒有這種美麗的植物,民國68年(1979年)才從台灣引進。黃海路的台灣欒樹則是民國72年種植,80年開始進行樹種更新,陸續改善生長環境之後,到民國93年已經存活了幾百棵台灣欒樹,每年在秋末冬初之際便陸續展現迷人風情。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這一段由台灣欒樹簇擁的黃海路沿線,可以看見一個「陽明山」的公車候車亭。

 這裡之所以叫做陽明山,其實真的跟台北陽明山有段淵源,《榮民文化網》中有一段關於他的口述歷史:

八月廿三日下午五點多鐘,一天難得輕鬆,我和副營長、指導員在借住民房過道間聊天,忽然從北方傳來一陣陣「轟隆!轟隆!」的聲響,起初以為是防空射擊演習,細聽卻覺不像,即率作戰官和指導員到設在屋後小土丘上之營指揮所觀察,看到北海岸籠罩在黑煙和爆炸衝天火焰之中,並逐漸向島內蔓延。...........

大約一周後,本營奉調金東某二四○大砲陣地附近,各連離各砲陣地約三到五百公尺,因這一帶全是砂地,想挖個散兵坑都不可能。想我帶領著七、八百名官兵,必須保證砲陣地不被偷襲,而部屬安全,一時之間卻無法給予保障,心中不免著急。

及至發現大砲陣地西側約五百公尺處有個純石山的山坳子,就帶著副營長、指導員、作戰官勘察。

只見三面石山包圍成比外面略高的小型石谷,泉水從大石縫流出,小溪潺潺,評估足供全營飲用,於是決心在此建造營區。

為了爭取時效,即命副營長主導,擬訂計畫,每連十五或十六個班掩蔽部,從採石到所需的水泥鋼筋等材料,詳細列表說明;我則寫報告分析情況及利弊,整套計畫直接上呈司令官鑒核;對師、團部則以全套資料送副本報備。

我們很快地接到師部通知:「司令官、副司令官將在某月某日上午八時,聽取現地說明和簡報。」遂動員營部官士兵準備寫景圖及書面資料等。萬分幸運,簡報順利,我尚且誇下海口,要建造「金門的陽明山」,全營亦於中秋節之前進駐新營區。 幾天後,司令官、副司令官蒞臨巡視,我請司令官為營區命名,他笑著說: 「你不是說要建造金門的陽明山嗎?那就叫『陽明營區』好了!」

節錄 李俊光 《光輝在金門陽明營區》

  文中的司令官正是胡璉將軍,而現在陽明山候車亭對面的營區則是陽明二營區 。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再往前一段路,看到了一塊寫有「水獺出沒!請小心」的標誌,告訴大家走在這段美麗的公路上,很有機會能遇到可愛的稀有動物「水獺」。

不過野外的水獺是很害羞的動物,又常常在夜間出沒,所以遇到牠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放慢速度,能看到的機率總是比較大,而且也能避免不小心壓到水獺的狀況發生。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民國93年10月1日的《金門日報》報導過這一段路的台灣欒樹,當時是為了宣告這一段的行道樹更新成功。

當時報導的標題是《秋風送爽勝利路吹落金花如雨》,細看內文敘述的是這一段路無誤,不過現在出現的路名牌已經是「黃海路」。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藍天白雲下,一路看著滿樹鮮紅的台灣欒樹前進,心情也變得喜悅。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除了陽明山之外,這裡還有座「陽明橋」。

這座橋也是當年興建陽明營區的部隊所建,當年是因為陽明湖邊的公路被颱風沖開一個缺口,所以當時的師部直接命令見這座擋水的壩橋,轉眼已經五十幾年了。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從陽明橋上遠望黃海路上的台灣欒樹,黑黃條紋的前景讓畫面多了些不一樣的感覺。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可惜很多走這段路的駕駛人開車速度都很快,基本上該說飛得太低啦!所以在這段路欣賞美麗的行道樹或拍照時,一定要注意兩方的來車,別光看美景而忘了自己的安全。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藍白塗裝的金門公車從這裡經過,會讓人以為這是哪個度假勝地的專用遊覽車哩!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這段路能夠成為如此美麗的風景,不得不稱讚金門林務所的用心經營。

這一帶的土地本來都是貧瘠的沙地,所以種樹前要先改良土壤。金門林務所用等比例的原土、紅土和積肥混合加上土中來進行土壤改良。在剛栽種的兩年內,每隔兩、三天就要來澆灌一次。在民國80年開始行道樹更新後,這段路持續不斷有水、電等管線及路面工程在進行,讓這些樹受到傷損甚至死亡,所以要又隨時補植,一直到民國92年,所有工程都完成了,沒有工程的干擾,台灣欒樹終於可以快樂的生長,用他們最美麗的容顏來與大家分享他們成長的喜悅。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台灣特產的台灣欒樹,自然名字不會出現在中國的古籍圖畫中。不過植物學上欒樹屬的植物共有五種,除了台灣與斐濟各有一種之外,其他都產於中國大陸。

很多人喜歡引用《圖考》的這段話:「絳霞燭天,丹擷照岫,先於霜葉,可增秋譜。」這本《圖考》指的是清人吳其濬的《植物名實圖考》,不是有些資料所說的《台海采風圖考》。

全文如下:

(木回)樹,滇、黔有之,湖南辰沅山中尤多。木性堅重,造船者取以為柁。葉如檀,秋時梢端結實,如紅姑娘而長,三棱,中凹有縐,色殷紅,內含子數粒如橘核。絳霞燭天,丹纈照岫,先於霜葉,可增秋譜,惟字書無(木回)字。

「(木回)樹」是什麼東西?

依據網路《醫學百科》 的資料,它是藥材「搖錢樹根」的基源:無患子科植物複羽葉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與全緣葉欒樹(黃山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var.integrifoliola(Mer.)T.Chen)。雖然不是台灣欒樹,卻也是同屬植物,所以套用「絳霞燭天,丹擷照岫,先於霜葉,可增秋譜」這樣的敘述似乎也不算太離譜。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不過很多文章中關於台灣欒樹的花可以作黃色染料的敘述就有點神奇了,不知道又是從何而來?

「欒」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 「木,似欄。从木聲。《禮》:天子樹松,諸侯柏,大夫欒,士楊。」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則加上了這樣的註解:「欒木,似欄,欄者今之楝字。本艸經有欒華,未知是不。」似乎在過去的年代裡就已經有人懷疑「欒」與「欒華」是同樣東西,於是關於欒華的敘述也被套用在欒樹身上。

《本草圖經》中的「欒華」:「欒華生漢中川谷,今南方及都下園圃中或有之。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長大。子殼似酸漿,其中有實如熟豌豆,圓,黑堅,堪為數珠者。五月採其花,亦可染黃。」《植物名實圖考》引用《救荒本草》:「木欒生密縣山谷中。樹高丈餘,葉似楝葉而寬大稍薄,開淡黃花,結薄殼,中有子如豌豆,烏黑色,人多摘取作數珠。葉味淡甜,採嫩芽炸熟,換水浸淘淨,油鹽調食。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引用這些資料,卻沒有想到這種植物是在五月開花,與台灣欒樹的差異滿大的。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不過大陸不只一種欒樹,全緣葉欒樹(黃山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var.integrifoliola(Mer.)T.Chen)生長的地方比較偏南,開花習性就與台灣欒樹比較相似。

清人黃肇敏在秋天登黃山時遇見當地人稱為「燈籠樹」的全緣葉欒樹(黃山欒樹),寫了一首《燈籠樹》詩,詩前有序言:

路旁有樹數行,樹杪悉作淡紅色,如葉初黃,訝其太早,詢之村人,曰:『其上非花非葉,乃結成嫩莢,中含紅子,嬌若花瓣,俗謂之燈籠樹。』即《群芳譜》所云多羅樹也。得一絕云:

枝頭色艷嫩於霞
樹不知名愧亦加
攀折諦觀疑斷釋
始知非葉也非花

DSC_1156.JPG

掉書袋的考據結束,回頭來看看黃海路上的這一片花海吧!連綿的兩排鮮紅樹頂,構成了兩條搶取龍珠的紅龍。

DSC_1166.JPG

龍珠,就是黃海路與環島東路交接處的圓環,圓環上有象徵勝利的鵲山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

八二三的勝利已成為紀念碑上印記的過往,黃海上的兩條巨龍以四季不同的容顏,在這個逐漸被人遺忘的角落,以無語的華麗永世榮耀這塊土地曾經有過的榮光。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金門黃海路台灣欒樹

  

金門植物基本資料

中  名 台灣欒樹  科  名 無患子科 
學  名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 別  名 苦苓舅、苦苓江、拔子雞油、Golden Rain Tree、Flamegold
金門分布 民國68年引進栽培於金門,山外往鵲山的道路兩旁可見。
全球分布 台灣特有種 
性  狀

落葉喬木,2回奇數或偶數羽狀複葉,小葉4-7對,有時為互生,厚紙質,重鋸齒緣。花期9-10月,混合花序頂生;萼片5裂,花瓣5片,鮮黃色,基部呈橘紅色,雄花有雄蕊8枚,花絲上密布柔毛,並有退化子房,雌花有退化雄蕊8枚。果為蒴果,熟時3瓣裂,種子黑色。 台灣欒樹的花朵相當特殊,屬於雜性花,雄花5片花瓣一齊向下反折,反折的地方並呈現出豔麗的色澤,8枚雄蕊波浪狀曲揚,配合花絲上密生的柔毛,以及簇擁的花團,整個姿態顯得精神昂揚。

用途/解說 台灣欒樹為台灣特有種,金門引進栽植為行道樹欒樹的風情萬種,春發嫩芽,夏綠,秋花,冬季果皮紅艷,果熟後黃葉散落,四季變化繁複,極適合作為綠化樹種。花期集中在秋季,當欒樹開啟一叢叢黃色的花枝,繁華似錦,更增添了秋天的高爽明媚。
資料來源 浯洲芳草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