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牆」,依照葉培鈞《金門辟邪物》一書的定義,「是指屋前或門前設立一道牆,而命名之。照牆設立的位置可以隔開內外,讓別人不能一目瞭然的看清房內的陳設,所以設置的人頗多。」也因此,金門的159聚落中,有93個有照牆,佔了93%,這樣的比例可以說是辟邪物中最高的。
照牆除了可以隔開內外的空間之外,還可以隔離光線,所以不只會設立在地面,有時二樓以上的樓層也會有照牆,以防光線直接照射在祖先的牌位上。
雖然說「照牆」是很普遍的辟邪物,但不同聚落的照牆常常顯現出具落獨有的性格。有些地方的照牆會以當地所產的建材設置,有些則是會有特殊的圖案。
一般來說,照牆朝屋外的那一面主要功能是在阻擋路衝或是風煞,因此不是保持建材本身的顏色,就是在上面設至其他能鎮煞的東西,最常見的是八卦磚及仙人掌盆栽,至於朝向自家大門的那一面,因為是開門就看得到的,所以常常會寫上一些吉祥或是畫上吉祥的圖案。「福」字人人愛看,看門見「福」人人喜歡,所以在照牆上寫個大大的「福」字常常可以看見,但是要向金門古崗聚落這樣幾乎每面照牆上都可以看見「福」字的例子就不多見了。
「金門辟邪物」一書上紀錄古崗聚落總共有九面照牆,這些照牆有的立於地面,有的設在二樓。大多數是一層樓的高度,也有的有兩層樓高。雖然高度各異,但在構造上面卻都有相似的地方。除了材質幾乎都是水泥之外,頂端也都有類似房子屋頂的結構,最有趣的是,許多照牆上面都寫了大大的「福」字。
粗略的計算,古崗聚落的九面照牆中,有六面上面寫著「福」字,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照牆都有「福」。與其他聚落相比,在比例上明顯高了許多。
不過,這些「福」字字體各異,所在的照壁顏色也不盡相同,所以在古崗聚落裡尋找這些福字照牆,看著它們的變化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這道照牆整面漆成紅色,然後寫上個大大「福」字,感人的感覺就是「洪(紅)福齊天」。
這面照牆字體特殊,猛一看還看不出是什麼字。
這面照牆是白色的,然後用黑筆寫上福字,再襯上紅底,看起來就像是自家揮毫的特大號春聯。
這一道照牆則是中規中矩的用紅筆在灰色的牆面寫上福字。
這一片應該是古崗最大的一片照牆了。照牆上除了福字之外,還有四個太極八卦,而且作工也比其他照牆講究,是用刻上去的。
除了四個太極八卦與大大的福字之外,福字上面還刻了一個葫蘆,葫蘆有「福祿」的意涵,所以這是道比其他照牆還多福的牆。
隨處可見的福字照牆,讓古崗聚落成為最能聚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