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野地裡不時可以看見高度大約到人胸口,有著巨大掌狀葉片的小樹,如果你真的把它當成木瓜樹挖回家,大約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會發現:「怎麼這棵木瓜樹的花好像怪怪的?」事實上,這種植物真的不是木瓜樹,而是金門人稱為「杜卑」、「肚蓖仔」、「土旁子」的「蓖麻」。 依據「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網站資料: 本植物於金門各地普遍可見,有綠莖、紅莖兩種,為大型灌木狀草本,光滑,幼嫩部份灰白色。單葉互生,叢集枝梢,具長柄。葉片圓形盾狀,直徑20~60公分,掌狀裂,具7~9裂片,裂片卵形,鋸齒緣。單性花,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雄花著生花軸下部,雌花著生於上部。雄花的花被5枚,膜質,雄蕊多數。雌花的花被亦5枚,較小,子房3室,有肉質軟刺毛,花柱3枚,紅色,柱頭2歧。蒴果球形,被肉刺。種子橢圓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棕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樣紋理,一端有灰白色至淺棕色突起的種阜。 蓖麻屬於大戟科,學名為Ricinus communis L.,屬名Ricinus來自拉丁文的ricinus(扁蝨),種小名communis是「共同的」、「一般的」的意思。別名有紅蓖麻、肚蓖仔、杜卑、牛蓖子草、勒菜、杜麻、草麻等。
金門古官道金山池旁,一大叢蓖麻此時花朵正開放著。此時可以明顯的看出同一個花序裡有不同型態的兩種花,花軸下方有黃色花藥的是雄花,上面有紅色柱頭的是雌花。 無論雌花或雄花,都是沒有花瓣的,雌花花被5裂,深紅色,早落,子房3室。雄花花被膜質,3至5裂,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
蓖麻的果實外表很像一個小刺球,有3個縱槽,成熟後3裂,露出裡面橢圓形的種子,光滑的表面上有的紅綜色及黑色斑紋,外型略似牛身上的蜱蝨,因此被稱為「牛蓖子草」、「杜卑」。
「蓖麻」之名是以種子如蜱,葉如大麻而來。有綠莖、紅莖兩種,因此外型略似但體色較白的痲瘋樹被稱為「白杜卑」,也有寫作閩南語音相近的「北妥逼」。
至於幼嫩的莖頂則是常常呈灰白色,顯現出不一樣的樣貌。
《台灣樹木解說》對於它的用途是這樣的敘述:
可栽植作觀果、觀葉,或荒地綠化、水土保持之材料。種子榨得之蓖麻子油在工業上用途廣泛,亦為良好的潤滑油原料,在醫藥上做緩瀉劑治療便祕。種子含蓖麻毒蛋白(ricin)及蓖麻磩(ricinine),若誤食造成中毒。
至於這種原產於印度、小亞細亞及北非的植物到底何時進入金門則是無可考據了。但民間似乎早已有利用的紀錄。李任水所著《金門草藥常識》稱之為「土旁子」,記有以下的用法:
女人生產不便:用土旁子七粒搗末缚腳底心,胎衣下時即解去,再用布擦乾淨要緊。
治病不用內服而是外敷,這也多少說明蓖麻是有毒性的植物,有些方劑中雖然葉拿來內服,但劑量要小心。
順帶一提,雖然蓖麻油有人運用在食品上,但蓖麻毒素中毒目前沒解毒劑,在1972年的生物武器公約及1997年的化學武器公約中,蓖麻毒皆被收錄於附表1化學品列管名單當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