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48.JPG

雖然說「金門」之名來自於明初所建,形勢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金門所城」,但歷經兵燹與歲月沖蝕,現在所見的「金門城」早就不是本來面目,就算在原址重建了四個規格不一的城門,但沒有完整的城牆相連,過去那種「高聳臨江,極目東南」的壯闊景象只能自文獻中追尋。不過「金門所城」也不是金門歷史上唯一出現的城寨。明初周德除了興建「金門所城」之外,還建了官澳、峯上、陳坑、田浦及烈嶼五個巡檢司城。《金門志》上還列有捍寨九處、燉台六處,還有料羅石寨與後浦砲台,林林總總的城寨加起來超過20處,但是現在想要看見完整城寨風貌的,只剩下位在金門東海岸中央的「田浦」了。

《金門志》記載:「田浦寨 在十八都。明為巡檢司城。周一百五十丈(「府志」作一百六十丈)、基廣一丈、高一丈八尺,窩舖四、東西門二。今頹。」可知在此書於清道光16年(1836)成書時,「田浦」已經是個頹圮的城寨,所以現在看到的「田浦城」當然不是明洪武年間建的,而是民國九十八年由交通部觀光局曾補助二千萬元加上金門縣政府一千萬元的配合款,以三千萬元的經費執行「田浦古城景觀改善暨軍事遺跡保存工程」的結果。

DSC_0243.JPG DSC_0252.JPG
DSC_0422.JPG DSC_0429.JPG

這個在今年三月底完工的工程,其實是沿著當年「田浦寨」的城基重建而成,所以無論是城牆或是城門大部分都是在這次工程中新建的,所以稱為「田浦古城」其實是滿奇怪的,說是「新建田浦城」可能會比較名符其實。

說明牌上的說明文字: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抵禦倭寇朱元璋請江夏侯周德興前往福建督軍建衛所。於福寧、鎮東、平海、永寧、鎮海設置衛所,千戶所有大金、定海、梅花、萬安、莆禧、崇武、福全、金門、高浦、六鰲、銅山、玄鍾十二個,同時還設有福州中衛及四十五個巡檢司、二百個左右的烽堠,構成嚴密的海防體系。

江夏侯周德興除了規劃、構築金門千戶所城外亦在金門島中部、東部及烈嶼等地勢險要的駐點,分設峰上、田浦、官澳、陳坑巡檢司城,其中目前僅存田浦巡檢司城基仁存,其餘已廢。田浦位於金門島東,地勢高峻,扼制海疆。根據《馬巷廳志》的記載,田浦巡檢司城周長一百六十丈,基廣一丈,高一丈八,設有窩舖四,東西二門。巡檢司的人員部署如下:從九品巡檢一員、司吏一員。每司原編弓兵一百名,工食兵的兵餉都是七兩二錢。田浦城內現存泰山廟,供奉的城隍爺,是昔日軍事城堡(而非一般傳統聚落)的例證。

民國三十八年後,國軍駐防金門,亦以此城為重要軍事據點,人員出入必須受到管制,顯見其戰略地位之重要。

內容參考就好,有些地方不要當真,第二段跟第三段的文字幾乎是直接從「金門縣交通旅遊局」網站抓下來的。

DSC_0432.JPG DSC_0434.JPG

文獻上只提到田浦城有兩個門,但從來沒有描述這兩個門長什麼樣子,所以現在所看到的城門模樣不知道是參考自何處?也不知道所使用的建材是怎麼決定的,如果把它當成是現代重建的城門就不用太講究了。

DSC_0254.JPG

新建的田浦城東門外有一個停車場,停好車後往東門方向走看完東門後可以沿著成環城步道繞著城牆走一圈,因為整個城的面積不大,走一圈其實不會花太多的時間。

DSC_0255.JPG

說真的,新建田浦城的城牆從外觀看真的是很奇怪,以前的城怎麼在石頭與石頭的接縫間會有這麼大的孔?有些地方還塞進一些小石頭?這樣的工法應該不是以前造城的工法。

我其實在想,這個城牆其實只是一個意象,真正內部的結構體應該是現代的鋼筋水泥,花崗岩只是外部裝飾,不然就算金門沒有地震,這個城應該很快就會倒下來吧?

DSC_0258.JPG

暮春的日子裡,其實沒有太多遊人來到這座新建的城寨,倒是常見黃牛慵懶地在城外吃草,看見偶而經過的陌生人還會好奇地抬頭看看。

這樣的感覺其實還滿有田園風情的,安適的氛圍讓田浦城有了經過時光洗鍊的淡然。

DSC_0260.JPG DSC_0262.JPG
DSC_0263.JPG DSC_0266.JPG

這次的工程除了新建田浦城之外,另一個主題就是國共戰後的軍事遺跡保存,所以城牆沿線的碉堡幾乎都被保留了下來。

比如說這個碉堡,還城步道到了這了分成上下兩條,一條從碉堡下方經過,一條則穿過碉堡與城牆之間。

DSC_0267.JPG

這一叢茂盛的野花是日本筋骨草,如果說當年田浦建城是為了防倭寇,那麼現在這個以日本為名的草花在這裡欣欣向榮的生長就很耐人尋味了。

其實這種植物的名字中雖然有日本,卻是不只有日本看得見,中國南方各省都可以看見它的蹤跡,金門許多地方也可以見到,從山邊開闊地到濱海草地都有它的蹤跡。

DSC_0284.JPG DSC_0286.JPG
DSC_0290.JPG DSC_0294.JPG

繞著城牆走會發現有些地方的年代似乎比較久。事實上,在這次新建之前,民國五十七年軍隊就已經依循田浦古城的城基修建田浦城。

這次的新建中,把這些當年修建的部分幾乎都留了下來,讓人可以比較出不同年代築城方式的差別。

DSC_0298.JPG

新舊城牆交接的地方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看似沒有秩序的亂石竟也走過了四十幾個寒暑。

DSC_0301.JPG

走到這裡就可以看見遠處的海灣,美麗的白色沙灘上矗立著巨大的風力發電機組,也因此可以知道這是一個風大的角落。

DSC_0303.JPG DSC_0304.JPG

這是另外一個軍事遺跡,一個已經沒有砲的砲陣地。

DSC_0307.JPG

砲陣地旁的碉堡,上面的迷彩偽裝仍留由歲月的痕跡,讓人感受到屬於過去那個時代的氛圍,只是不知道下一階段的工程裡會不會把它漆上新的顏色。

兩年前在這裡有看見一個石臼,現在這個石臼不知道流落到哪裡去了?

DSC_0310.JPG

再往前走就是田浦城的第二個門,這個門在施工的時候出土了「鎮海門」的門額石,也讓人知道原來田浦城真的有一個叫作「鎮海門」的城門。

DSC_0313.JPG

說明牌右上角那塊門額石已經不在現場了,不知道被誰收起來了。

DSC_0321.JPG

新建的鎮海門門額石的字體跟原來的完全不一樣。

DSC_0323.JPG

田浦城現在總共有四個門,這次的新建整建了其中的兩個,兩個門的做法幾乎完全不一樣。

DSC_0318.JPG

屬於田浦城的過往已經風化,這個門在有駐軍的時候其實不是長這個樣子的,還好門洞旁還隱約看得見「請勿進入 請勿攝影 謝謝合作」的字跡,不然真的不敢與它相認。

DSC_0330.JPG DSC_0332.JPG
DSC_0337.JPG

在過去那個有駐軍的年代,整個田浦聚落是被城牆包圍的,裡面的居民與軍隊一起生活,進出都要經過軍方的崗哨。

從鎮海門走進聚落,再沿著城牆走一段路,就可以看見高大城牆中的缺口,這裡就是民國五十七年築城後所開的出入口,所有的人要進出田浦都要經過這裡。但在新的出入口開啟之後,走這個門的人越來越少。

走到這裡,想要繞城就要再走出城外了,城內這一段沒有路。

DSC_0346.JPG

城外走一段路,就會走到現在進出田浦最主要的通路,門外有田浦風獅爺守護在這裡。

DSC_0349.JPG DSC_0354.JPG
DSC_0357.JPG DSC_0362.JPG

往前走的一段路是我覺得現在整個田浦成最有味道的一段路,從國共對峙時期過越時空而來的軍事遺跡充滿了光陰的印記,希望在將來的工程裡能夠保存歲月的痕跡,不要再填上乳牛斑紋狀的怪異迷彩。

DSC_0460.JPG DSC_0463.JPG
DSC_0437.JPG

繞了一圈,回到觀日門,走到旁邊就可以看出城牆巢內的一面竟然是用黃土膠合的石塊,裡面還夾雜著許多房屋建材,想必民國五十七年修建時一定是材料缺乏,有什麼就用什麼,許多之前在砲戰中毀損的民宅殘蹟應該都變成了築牆的建材,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裡,會不會也有完整的房子被拆來築城呢?

DSC_0324.JPG

張榮強先生所著《浯洲選集》從描述這樣的美景:

田浦至東海上,直到太陽昇出地方,其中間沒有絲毫阻避東西-島嶼等,故在風平浪靜的時刻,當晨曦初露,海面曙光乍現,就即染成一條-約有七浬長、有如粉紅、金黃色地毯,平舖直伸來到浦城城角門前,閃閃爍爍,煞是奇觀,令人神往,還感嘆大自然造物的奇妙。

但處在大風猛浪的時候,則宛一尾四大紅、黃色金龍排山倒海、撲打咆哮,疊起崩下、崩下疊起,一波緊接一波,而形成另一幅翻滾奔騰之動人畫面,又予人起懦奮發的豪邁之感。

這就是舊金門八景之一的「浦城海日」。

雖然要看見這樣的美景必須天時地利配合的來才有緣得見,但無損於新建田浦城在其他時候的美麗風光,無論是站在城樓或是城內的高處遠望,眼前盡是如畫海灣,江山如此多嬌,古今多少英雄在此馳騁逐鹿,但唯有閑者才是無盡江山的常主。

 

相關文章:

浦城鎮海-金門田浦城

古城生與死-金門田浦古城牆石出土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