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人提點,大概很少人會注意到前水頭黃氏家廟右前方的建築群中隱藏著一幢可以說是全金門佔地面積最小的歷史建築。不過小歸小,它卻有著獨特的空間美學。
這一棟房子被定名為「黃積啟古厝」,建造年代推估是清朝乾隆年間,與黃氏家廟旁的黃濟古厝是同一個時期的建築。
黃積啟並非清乾隆時期的人,是金水黃氏第二十世的子弟,屬於長房五樹派,生於民國前十八年(西元1903年),而且也不是名人,如果以創建者或名人為民宅命名的通例,官方對於這棟房子的定名可能要再確認。如果官方資料的創建年代無誤,這棟房子應該是黃積啟的先祖,金水黃氏十三世的黃元樑,或是十四世的黃文煥,其中黃文煥的夫人是金門名人許獬的孫女。
初次見到黃積啟古厝,很多人會搞不清楚它原本的出入口到底在哪裡。因為正面與側邊都看得出來有門,但是側邊的門被封住,前方的立面看起來又很小。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資料上說這棟房子的建築格局是「單伸手」,那應該是把朝向前水頭黃氏家廟前埕的門當成主要出入口了。不過從網站上的平面圖來看,這棟房子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建築單元。
為了方便說明,就引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上的圖加上標示來看黃積啟古厝的建築格局。標示1的地方是現在朝向水頭聚落外圍的那一棟,也是現在主要的出入口,圖上沒有畫出門外的前埕。標示2的地方就是朝向前水頭黃氏家廟大埕的那一棟,屋外有院子,外面有一道院門。標示3的地方則是兩棟建築相連的空間,有的書上說是櫸頭。
雖然是兩棟不同的房子,但是前方的房子中還是有大廳的,旁邊則是一個大房。後面那一棟則是兩間後房,廚房則是在後棟院子左邊的位置。所以雖然分成兩棟,但整體的配置卻是一戶完整的住家。
週邊有許多著名文化資產,幾棟有名的民宿也都在鄰近,相較之下,黃積啟古厝是比較不起眼的,顯得十分低調,整個建築外觀也看不見有什麼建築裝飾,現在唯一能看到的,大概只剩下前棟房子屋脊山牆處的懸魚了吧!
而且這個懸魚也只剩下一邊有,另一側只剩下些許痕跡了。
因為房子裡面還有人住,所以大部分的人也不好進去打擾,但是外觀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不同時代的建材,應用著不同的建築方法。
應該這麼說吧!這棟房子現在的面貌應該與同時期的黃濟古厝一樣,都曾經有過一番增減,然後慢慢演化成現在的模樣。
或許,它沒有豪宅大院的富麗堂皇;或許,它的空間隔局讓人難以理解。
不過,它的存在,顯現著一種平民老百姓以實用為前提,發展出來的居住空間美學。
小小的建築規模裡,前埕、院門、大廳、寢室、廚房樣樣不缺。更何況在出入方便的考量下,在小小的面積中設了三個出入口。
閩南傳統建築有一種獨有的,磚紅色的溫潤色彩基調,這樣的色彩,在時光焠煉下,往往散發出讓人著迷的獨特風情。
而黃積啟古厝,雖然它真的很小,卻是水頭聚落不可或缺的溫柔襯色,映襯出其他建築的絕代風華,也維繫了閩南傳統聚落的特殊氛圍。就像它與水頭著名富商故居黃廷宙宅緊密相連到幾乎從外表分不出來一樣 。
這或許就是它為何會以「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為理由,被登錄為金門縣歷史建築的原因吧!
金門縣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
||||||||
名 稱 |
黃積啟古厝 | |||||||
地 址 |
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31號 | |||||||
類 別 |
歷史建築 |
種 類 |
宅第 | |||||
公告日期 |
2003/03/31 |
公告文號 |
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號 | |||||
評定基準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指定理由 |
1.創建年期久遠者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
法令依據 |
文化資產保存法 | |||||||
創建年代 |
清乾隆年間 | |||||||
歷史沿革 |
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黃氏大宗祠右側前方,約與黃濟古厝為同一時代建物。 | |||||||
外觀特徵 |
建築平面格局為單伸手,相當特殊。 | |||||||
內部特徵 |
本體牆身為斗砌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 | |||||||
附近景觀 |
尚可。主屋左方搭建鐵皮棚以及主屋前和左側有堆放雜物,影響景觀。 | |||||||
資料來源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喜歡就按個讚吧
北雁南飛-金門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