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現有的幾個水尾塔中,「下湖水尾塔」造型是最接近一般人印象中的中國式寶塔印象。
文獻紀錄上,位在金門東南角的下湖是有水尾塔的。根據《金門風獅爺與辟邪信仰》一書中的記載,下湖水尾塔的位置就在靠近溪邊聚落的下湖風獅爺旁,但可能被國軍構築工事拆來作,也可能是因為當時有人大規模開挖這裡的泥炭斯,所以水尾塔倒塌消失。
下湖風獅爺旁現在看不到水尾塔了,這幾年新建的鐵塔取代水尾塔,成為這片荒野中最明顯的地標。
或許是這一帶的水文特別複雜吧,這一尊全金門唯一的一尊石佛(石菩薩)也被認為是鎮水之用。
2009年進行的「金門縣金湖鎮鄉里聯絡道路工程」中,考量金門其他地區水尾塔多為深度旅遊的重點,所以藉由重建下湖水尾塔來帶動這個地區的觀光產業發展,提供當地居民休憩及旅客觀光之景點。
這就解釋了為何下湖水尾塔不是在原本的位置重建,而是選擇在離道路不遠的小溪旁。
若單純以造型來看,下湖水尾塔的確是金門最華麗的水尾塔,七層的青斗石寶塔顯現出與其他花崗岩所建水尾塔部同的顏色與氣質。
經過這條路的遊客看見這個塔幾乎都會停下來看看,可惜缺乏解說資料與面板,讓人們到此只能拍照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對於金門特殊的水尾塔文化還是無法了解透徹。
下湖水尾塔的頂端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火炬。根據當地人的說法,水尾塔上當然是不可以點火,但它卻有與燈塔類似的功能。
在這種說法裡,現在下湖水尾塔所在之地就是原址,而水尾塔除了辟邪鎮煞的功能之外,另外還有指標的功能,當漁民自海上捕魚回來時,可以以此作為導航指標,以免迷失航道。
距離下湖水尾塔不遠的地方是曾經在媒體上喧鬧一時的「金湖水庫」,這個耗費六億多台幣的現代工程奇蹟,功過自有後人論斷。
從水尾塔往外海看,可以看見遠方的北碇島,島上明顯的白色建築便是清光緒八(1882)年由中國海關延聘的首任總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所設計的北椗島燈塔。
如果光看相片,這樣充滿中國風情的塔與水中倒影,看起來真的不會讓人想到拍攝地點是在金門。
美麗的雙塔倒影出現在這東南邊陲的濱海聚落,這樣的美景,只有慢遊金門各角落的人有緣得見。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