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入秋之後正是拜訪金門的好時機。不要擔心金門三日遊因為濃霧變成關島五日遊,也不會因為曬死人的太陽讓人只想躲在坑道裡。
若要說有什麼行程是到金門旅遊一定要安排的,我個人強力推薦「尋找風獅爺」這樣的主題遊程。畢竟金門風獅爺多變的造型真的讓人目不暇給,看了一尊還想再找第二尊。
一般到金門尋找風獅爺的行程大多安排在金門本島。事實上,一海之隔的烈嶼島上也有風獅爺,數量雖然不多,卻是尊尊經典,值得人們專程來訪,更何況還有其他獅子形的辟邪物也可以一起拜訪。
烈嶼島上唯一的一尊聚落形風獅爺位在「后頭」。前幾年聚落整建時發現的小風獅爺現在也被請到這裡來。(請參閱好夥伴-后頭古風獅爺 )。
我很喜歡站在風獅爺的背後往外看,從風獅爺的視野來看天下。
雖然高低不同,后頭兩尊風獅爺看到的都是醞釀出金門高梁的沃土。
拜訪完這兩尊后頭風獅爺後,別忘記走進聚落裡。在有名的妙香小吃店後面, 可以看到與小后頭風獅爺同時被發現的后頭村內的牆垣風獅爺。
這尊風獅爺本來是墓手的石獅,被屋主發現後移到這裡。
如果問台南人:「什麼是風獅爺?」他可能會指著老房子屋頂上的瓦製辟邪物來回答你。
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風獅爺,現在用風獅爺一詞來稱聚落的獅形辟邪物,其實是有一段淵源的。(請參閱:誰是風獅爺? )
相片這尊是在林邊拍的,雖然已經風化,卻充滿了盎然古意。
早期資料上,一般人到烈嶼能拜訪到的風獅爺只有兩尊,一尊是后頭風獅爺,另一尊就是西方聚落的這尊牆垣風獅爺。
這尊風獅爺所在位置是金門縣歷史建築西方林氏六路大厝的後牆上。前些年古厝整修時把風獅爺週邊也整修了,所以多了一塊「百年風獅爺」的牌子。
個人覺得,這塊牌子,真的是.....一...整...個...醜....到...爆....啊!!!
早期另一尊烈嶼的風獅爺是被私人收藏在西吳,不是想看就能看到。
最近這尊風獅爺有了新朋友。之前被卡在青岐防空洞的風獅爺因為防空洞拆除而重獲自由,目前就住在西吳這戶人家的院子裡。
上庫天后宮陵水湖邊的這尊風獅爺本來是天后宮前的對獅,後來老廟拆除後被請來水邊鎮水。
只是現在風獅爺前已經被石頭圍起來,所以很難拍到正面........
楊厝檔水煞的風獅爺是這幾年才為人熟知的小金門風獅爺,古樸的樣貌相當吸引遊人的眼光。
烈嶼文化館裡收藏著一尊風獅爺。《增修烈嶼鄉志》在上卷《文化篇》第二節村落與民宅辟邪物裡記錄祂是「林石麟厝埕旁之風獅爺」(請參閱: 人面獅身像-金門烈嶼鄉文化館風獅爺 )
東林是全烈嶼最繁榮的聚落,這裡也藏著一尊牆垣風獅爺。本來祂是被放在房子的圍牆上,屋主整修房子時特別幫祂在牆上留了一個位置,讓祂有自己的空間。
這棟房子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請參閱:九傳伯爵武軍門-金門東林林習山故居及相關史蹟 一文。
與東林幾乎緊密結合的西宅聚落裡也有一尊風獅爺。(請參閱:走出宅門護眾生-西宅風獅爺)
埔頭民宅院落裡隱藏著一尊與石敢當合體的風獅爺,屋主為了避免風獅爺被人請走,平常是把寫著來龍進寶的正面貼地。
在金門古厝逐漸因為改建或是莫名其妙的頹屋整理政策消失時,包括風獅爺在內的這些獅形辟邪物也一一消失,今年更發生青嶼風獅爺被人帶走的事,這更彰顯了保護這些金門文化寶藏的重要性。
這一次總共拜訪了15尊烈嶼風獅爺以及其他的獅形辟邪物,希望下次再來時還能看見祂們在老地方等著與有緣人相遇。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