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初夏,一個人的旅行,我在侯硐,遇見,貓。
沒有太多的期待,所以不會有太多的失落,最後得到的,是想向以外的豐厚收穫。
關於「相遇」這件事,經過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已學會以近乎隨便的隨緣來面對。
五月的彼方,螻蟈初鳴,蟬聲仍在大遺忘中,北台灣的空氣,除了未盡的涼意之外,還有鋒面初至的黏膩。這樣的季節,原本是油桐花盛開的時節,但五月飛雪今年卻幾乎在四月底就已落盡,殘留枝頭的白花,堅持延續人們過往美麗的記憶。在這樣細雨紛飛的時候來到侯硐,是沒有抱太大期望的,知道貓咪們不喜歡這樣的天氣,不過既然來了就隨遇而安。出了侯硐車站後,跟著貓咪腳印跨越鐵路的天橋,有緣無緣,總是要遇到了再說。
過了天橋,沾露欲濕的黃梅雨,果然讓貓咪們各自找地方隱蔽去了,不過隨處可見貓咪存在的痕跡。
有時候,留存的痕跡比原本要相遇的,更讓人思念。
隨性的逛,慢慢地走,輕輕地看著痕跡,想念著。
然後,開始
遇見
貓
遇見第一隻貓,遇見了不期然的美麗,然後開始,
一路相遇。
相遇的本身,本來就有一種不需文字形容,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只要把這樣的光輝印刻在心中,便不枉費曾經有的相遇。
我在侯硐,
遇見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