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傳統聚落之中常會有一間作為信仰中心的廟宇,而「萬安堂」正是沙美聚落的信仰中心。金門沙美「萬安堂」的歷史十分悠久,依據金門縣誌記載,建於元朝,故廟史已有七百多年。傳說萬安堂經三次重建,現在廟宇所在的位置不是最早創建的所在,原來的廟址在現在小浦頭自來水場槍樓附近,當地被稱大道公地,萬安堂王爺若有巡境,一定會到此地。原廟後來頹圮,鄉人另選佳地建廟,沒想到才到動土階段,就造成田墩村雞不啼狗不吠的異相,因此田墩村民到廟裡懇求另擇廟地而未興建。第三次為清同治十年(1871年),沙美人張珪笑將廟遷於現址重建,迄今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走在饒富古意的沙美歷史街區裡,不期然地遇見兩尊造型特殊的石獅子,石獅旁邊的廟宇就是萬安堂了。

「萬安堂」裡面奉祀的境主神明是「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金門地區普遍祭祀的神明,瓊林保護廟、珠山大道公宮、安岐保安殿、呂厝拱峰宮、斗門靖海宮等都奉祀有保生大帝。「萬安堂」是保生大帝生前行醫的堂號,位於現在白礁祖宮的建地上。

民間傳說中的「保生大帝」並不只一位,萬安堂奉祀的保生大帝有兩位,分別為吳夲吳真人、孫思邈孫真人,兩位都是醫神,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裡,如果家裡有人生病了,病人家屬均會來萬安堂問神求藥,往往能夠藥到病除,極負盛名。

萬安堂中展示著許多藥材,並註明藥材的功效。

除了保生大帝,萬安堂另外還奉有「三忠王」,在萬安堂的楹聯上,保生大帝與三忠王的事蹟是並提的;例如:「萬安錦德護金島,正氣丹心耀碧寰。」,而正殿神龕中也有「帝德萬安福祐汶水,天尊三傑威鎮浯江。」的對聯。這「三忠王」指的是「宋末三傑」,也就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位為國家殉身的忠臣,處死地而得其道,英魂義魄流芳千古,因此被人們奉為神祇。除此之外,萬安堂奉祀的神明還有蘇王爺、李王爺、林王爺、廣澤尊王、三太子(中壇元帥)等。每到神明聖誕都有醮慶,有植福祝壽的儀式。

萬安堂中設有「五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魁星爺、朱衣神、文衡帝君、孚佑帝君等五位掌管公明的神祇,殿前書有《文昌帝君陰騭文》,全文如下:

帝君曰: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於是訓於人曰: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存平等心,擴寬大量。忠主孝親,敬兄信友。和睦夫婦,教訓子孫。毋慢師長,毋侮聖賢。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
舉善薦賢,饒人責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
造漏澤之仁園,興啟蒙之義塾。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賬濟鄰朋。斗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印造經文,創修寺院。捨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產,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勿壞人之名節,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依本分而致謙恭,守規矩而遵法度。和諧宗族,解釋冤怨。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捷。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記有益之語,罔談非禮之言。翦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垂訓以格人非,捐貲以成人美。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衿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全文列舉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的因果報應,勸人行善積德。

萬安堂裡各有一面「月老許願壁」及「文昌許願壁」,前者用來祈求姻緣,因此牆上的掛鉤上放有紅線,讓世間友情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後者則是祈求功名,從文昌祈願壁上遠多於月老祈願壁上的祈願卡數量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功名還是有較多期許的。

沙美萬安堂列名金門縣歷史建築之中,建築裝飾頗有可觀之處,香爐上遠眺的小獅子是我很喜歡的一景,如果想要對萬安堂有更深的了解,他們有自己的網站:http://www.watemple.org.tw/watemple/index.html,在廟宇專屬網站中是資料比較齊全者,有興趣不妨連結過去看看。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