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衝著「休閒漁業區」之名來這裡,選在漲潮的時候來,可能你就要失望了,因為料羅灣邊的美麗沙灘會完全被潮水掩蓋,所有的岸際活動幾乎都無法進行。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不熱衷於海域活動的人,那就很可能跟我一樣,常常從「成功休閒漁業區」經過,卻從來沒有進來好好逛過。這一次,如果不是有足夠的時間把「成功海防坑道」從頭到尾走一次,我大概還是不會走進這裡吧!
從「成功海防坑道」出來之後,遠遠的就可以看見幾棟迷彩色的營舍。
走近可以看到大門深鎖,而且門上玻璃用報紙貼起來的「漁村文物館」。
這應該是個沒有開放的蚊子館吧!
旁邊的牆面前,豎立著一塊「成功休閒漁業區」的介紹說明牌。
午後的園區裡,鋪天而來的偽裝網蓋住了整修過的營舍之間通道,光影填補了改變之風所吹出的時空縫隙。
現在園區的房舍不算多,也都幾乎沒對外開放,很快就能走道原本營區的門口哨亭了。
哨亭前有一塊「成功營區及坑道簡介」,裡面明白的寫著,這裡本來是「成功四營區」,負責海岸線的警戒與成功坑道的守衛任務。
如今,海岸線的守護不再是國軍的任務,成功坑道也成為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營區裁撤了,留下來的營舍成為了休閒園區。
有趣的是,從環島南路要彎進來的入口,石頭上刻的是「正義農漁休閒區」。
休閒園區的入口原本是成功海堤的出海口,在整建完成之後,原本的水井被加蓋,上面也建起了遮雨棚。
遮雨棚下停著小魚船,似乎隨時等待下海捕魚的機會。
遮雨棚前就是碼頭了,海潮升起時,潮水有石會從這裡湧上陸地。
從碼頭往成功坑道的方向看,可以看到坑道周邊的海岸。
這段海岸有鋪設步道,沿著步道走可以看見成功坑道露出地表的設施。
首先看到的就是碩大的戰車掩體。
再往前可以看見隱身在巨石下的碉堡射口。
遺憾的是,原本靠海的碉堡已經崩毀,只留下讓人憑弔的殘蹟。
巨大的岩石上,攀附著來自美洲的仙人掌。
來自異鄉的仙人掌,與過往那些也是來自異鄉的青年男子一樣,守護著金門這塊土地。
不同的是,青年男子如今已八方而去,而仙人掌卻在金門生根繁衍。
高地上的小廟,有著迷彩的塗裝,留下了屬於戰地的島嶼記憶。
最深的記憶,是這些留在礁石上的題字。
一個個水泥塑出的題字,是一個個青年男子離鄉背井到前線守護的紀念,讓剛硬的礁岩上有了綿綿的情意。
守護海岸的玻璃山只剩下底座,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年代裡,原本理所當然的存在都可以被毫不在意的抹去。
這些題字是這段海岸最美麗的風景,留住了許多人對於土地的思念。
水泥步道並沒有貫穿整個海岸,有一大段是直接踩踏在海岸巨石上的。
踩踏在更古不變的巨石上,眼前盡是隱藏其間的戰地工事。
只是在戰地史蹟保存淪為口號的年代,出現這樣被破壞的景象也不讓人意外。
露出的海岸最大的成功坑道建築結構,應該要算是這個90砲堡了。
碩大的建築體似乎也擋不住時光的侵蝕,已經逐漸露出風化的痕跡。
走到這裡,旁邊有階梯,登上階梯,就可以走回成功坑道的入口了。
沿路還是可以看到隱藏在巨石下的碉堡射口。
完善的步道系統,卻少有遊人停駐。
不經意的角落裡,可以看見沒有開放的營舍與坑道。
至高點的瞭望哨,哨兵早已不見蹤跡,蔓草雜樹成為哨亭的新主人。
對於曾經在這裡服役的人來說,這裡留存的,是他們一生抹滅不掉的記憶吧?
他們是幸運的,因為在島嶼的其他角落裡,幾乎每天都有營區或是軍事設施消失。
或許,像這樣的隱藏是最好的保護吧!
過去的隱藏,是為了防止由外向內的入侵;現在的隱藏,是為了避免由內而外的破壞。
時間之流的浪潮湧起,這一段充滿記憶的海岸,不知道將來還能夠留下多少東西讓後人想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