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上下四方,芸芸眾生,有情居中。只是誰該與誰相遇?又該何時相遇?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就像我與豆梨花的相遇。
會與豆梨相遇,起源自10年前金門島上的一次行旅,因緣際會地知道五虎山山后登山口附近就有這種稀有植物,心中總是想著要怎麼才能一睹這種野生梨花的美。無奈開花時間沒掌握住,連續撲空兩年。
第三年,終於看見了。雖然只是花瓣凋落滿地的飄零。
這段緣,締結於執著的刻意追尋。
之後每年春天返金成定例。當然不是每年都看得見豆梨花盛開。
金門友人栽種的豆梨這幾年開花了,所以賞花不再需要爬山涉水。就算如此輕易,今年還是無法返金與友人共享那一樹梨花雪。
偶而到離台中住家步行大約15分鐘的中興大學校園,竟然發現中興湖邊就有一棵大豆梨韶華勝極。
緣份來的突然,讓人措手不及。
拿起隨身攜帶的相機留下這一次相遇的種種,因為也許不會有下一次了。
沒有下一次,倒也不是因為樹要被砍了,而是我想起,25年前,有個常常在這湖邊漫步沉思的人,現在已經成為天使。
我們都以為自己還年輕,也都相信緣起不滅,但多年的社會歷練讓我們知道,很多緣分就像青春一樣,擦身而過之後,再相見已是天涯。而有些人,我們一直以為它會永遠在身旁,一個不經意,他就從生命中消失。
望著風中起舞的花瓣,我想起元稹的詩:
日暮嘉陵江水東,棃花萬片逐江風。江花何處最腸斷,半落江流半在空。
在這條名為「生命」的江河中,我常常遇見「半落江流半在空」的梨花。
賞花日期:2016.03.17
---------------------------------
▲中興大學校園裡有好幾棵豆梨樹,最大的一棵就在中興湖靠近圖書館的那一側。
▲農業環境大樓也在附近
▲豆梨花開時,一旁的大葉楠也開出黃綠色的花。
▲出現在花叢間的石牆蝶
▲繁忙訪花採蜜的蜜蜂
▲殘留在枝頭的去年果實
▲中興湖旁的這棵豆梨友人認為是臺灣另外一種名為「臺灣野梨」(Pyrus taiwanensis Iketani et Ohashi)的植物。兩者差別在於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的葉子為細圓齒緣,果實較小直徑約1公分,柱頭是2到3枚;而臺灣野梨則是葉子具細鋸齒緣,果實直徑較大約2至3公分,柱頭為3至4枚。
實際觀察中興大學校園這棵樹,柱頭也有2枚的,但葉子邊緣的鋸齒真的有比較尖銳。
植物基本資料 |
||||||||
中 名 | 豆梨 | |||||||
學 名 | Pyrus calleryana Decaisne | 科 名 | 薔薇科 | |||||
臺灣分布 | 零星分布於台北及南投的低海拔山區 | |||||||
全球分布 | 中國大陸、越南、台灣及日本等地。 | |||||||
性 狀 |
落葉性喬木,高可達 12m,莖皮灰褐色,有不規則深裂,枝無毛,冬芽有細毛。葉 3~4 片聚生於小枝頂端,革質,卵形或橢圓形,細圓齒或細圓齒狀細鋸齒緣,長 4~8 cm,先端漸尖,罕短突尖,基部寬楔形,葉柄長 2~6 公分,被毛。 繖房花序 6~12 朵小花,小花梗長 1.5~3 cm,花瓣 5 枚,白色,卵形,基部具短柄,花柱 2~3 枚;花序及萼筒無毛,雄蕊約 20 枚。梨果圓球形,徑約 1 cm,褐色,具淡色皮孔,先端無宿存之萼片。 |
|||||||
用途/解說 | 果熟時可生食,也可醃漬後食用。豆梨抗力強,對生長條件要求不高,故常做為嫁接用的砧木。 | |||||||
資料來源 | 林業試驗所網站好花共賞專欄 :詩經植物-豆梨 |
植物基本資料 |
||||||||
中 名 | 臺灣野梨 | |||||||
學 名 | Pyrus taiwanensis Iketani et Ohashi | 科 名 | 薔薇科 | |||||
臺灣分布 | 中部海拔500-1,500 m之叢林中。 | |||||||
全球分布 | 臺灣特有種 | |||||||
性 狀 | 落葉或半常綠喬木。 葉於長枝上互生,於短枝上成3-4片聚生,肉質或近革質,卵形或闊卵形,長寬4-10cm × 3-6cm,細鋸齒緣或圓齒狀細鋸齒緣,先端銳至漸尖,基部鈍圓,側脈8-11;葉柄長1-2 cm,光滑。花萼三角狀卵形至三角狀披針形,內密被褐色毛;花瓣5,白色,橢圓或闊橢圓形,長12-15cm;花柱3-5,長約6mm。果徑2.5-3cm。 | |||||||
用途/解說 | 作砧木,果實食用。 | |||||||
資料來源 | 台北植物園網站 |
唐·王建《夢好梨花歌》
薄薄落落霧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
瑤池水光蓬萊雪,青葉白花相次發。
不從地上生枝柯,合在天頭遶宮闕。
天風微微吹不破,白艷却愁香涴露。
玉房綵女齊看來,錯認仙山鶴飛過。
落花散粉飄滿空,梨花顏色同不同。
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從夢中。
無人爲我解此夢,梨花一曲心珍重。
相關文章: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