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690-1.JPG

我與光,在邊境島嶼的橋上,相遇。

海潮,正在。

退去的潮汐,將往昔的悲歡離合,逐一引入大海。

是承載了太多的情感吧!

橋,崩毀了。

崩毀的橋,將載不動的許多愁,隱入時光的流。

初夏午後,陽光將我的肌膚照的紅紅燙燙,血液似乎往肌膚表面集中。

DSC_0017.JPG

人們說,光從太陽到地球只要八分鐘。

那麼,我與光在牆上的這次相遇,是光在橋上來回多少趟的徘徊等待?

久到橋已經崩毀,久到橋隱入潮汐。

但是我卻無法確認,現在我所遇到的,是不是那一道橋初建時的光,那道光,會不會早已離開,在一百二十七個光年之外,無奈地繼續向前奔馳。

DSC_0716.JPG

建造金門石橋碑

環浯皆海也,風濤激薄之中,舳艫共濟,斥鹵連延之地,躑蹀實難後浦各渡頭,尤市鎮奧區,商旅雲集,躑躅長灘,艱難厥步,蓋數百年於茲矣。觀察薛君道南倡捐厚貲,徧收眾腋於同、廈、漳、碼,往來必經之處,創建石橋長壹百玖拾丈,費銀壹仟捌佰叁拾員,落成在光緒七年之冬甚盛舉也所,有樂捐。芳名應勒貞礁以垂以永以。顧斯役也,工資浩大,尤幸諸君子罨勉圖功,其研鉅址,後之人苟知斯橋之利濟無窮,修而茸之,保而固之,更拓而長之,則後先合轍,樂善同心,尤所期產於無已云

(捐銀芳名錄畧)

督道:楊祖惠、吳良鳳

董事:薛師弼、林章楩、許邦翰、林豪、洪作舟、許耀焜、許揚洲、許春時、林雲章 仝立石洪鍚三書

光緖柒年葭月 日

DSC_0697.JPG

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中國與俄國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畫出了北方的邊界,而東南的島嶼上,屬於島嶼的旺盛生機才剛要開始。

「共濟橋」,同安渡頭上最重要的一條橋,金門鄉親啟航前往世界的端點,開啟僑鄉金門的所在。

只可惜,這樣的一個渡口,這樣的一條橋,在國共戰爭過後,化作了波臣,隱身於時光的洪流之中,遁入人們的記憶。 

有心人再訪,已不見共濟的舳艫,斥滷連延依舊,港津卻以化作了蚵田片片,以另一種型態,繼續滋養著這個邊境島嶼。

DSC_0692.JPG

泥灘上採集石蚵的老嬤嬤告訴我,民國38年前,這條橋還是座完整的石橋,後來部隊進來了,在渡口的端點建了碉堡,也把橋的石材拆卸下來,作為興建戰爭工事的材料,剩餘的,就這樣任其坍毀,如果不是戰地政務解除後的整建,共濟橋大概會與當時同在同安渡頭的黃氏招娘貞烈坊一樣,被淹沒在過往人們的記憶之中。 

如今殘留的共濟橋遺蹟,由岸際斷斷續續的向海面延伸,漲朝時完全被波濤淹沒,只有退潮時才會重見天日。

DSC_0015.JPG

四月十五,大潮,潮汐將退縮到距離陸地最遙遠的地方。迎城隍時與部落長相約,要在這天來同安渡舊址尋訪共濟橋。

同行者有島主、北都、湘夫人、阿民,還有Arian。對於部落長與島主而言,他們是再度來訪,對我們其他人來說,卻是初次與同安渡及共濟橋相見。這一張是部落長、島主與我,三個人的合照,分別以後背、側面、影子,入鏡。

DSC_0014.JPG

很難忘記,那一場在橋上與光的相會。略帶鹹味的海風徐徐而來,陽光,把我的皮膚照的紅紅燙燙的,宛如年少時初見生人的羞澀燙紅。

這是期待的熱情嗎?

那一瞬間,我以為,我遇到了一百二十七年的等待,以為這道光,是那道橋面初建的光,忘記了,光一年可以走9,460,730,472,580,800公尺。127年,從太陽出發的光,已經穿越過冥王星,離開太陽系,往浩瀚的宇宙前進了。

我遇到的,其實是八分鐘前,從太陽出發的光。

我想拉近與下一道光的距離,面對太陽前進。

逆光而行,腳下踏著的,是背負著歷史沉鬱古橋殘蹟,像是往記憶的海洋中延伸。

DSC_0696.JPG

回頭往岸邊看,橋石卻不在陰黯,碧綠的藻類著生在上面,像是依附在歷史基石上的無限生機。在蔚藍的天空與磚紅的土地襯托下,畫面呈現的是溫暖的色調,有著旖旎的風光。

DSC_0693.JPG

泥灘上埋首的,是收集蚵田石蚵的老嬤嬤。

吸收了海洋帶來養料的金門石蚵,體型雖小,滋味卻是鮮美無比。

島嶼是應該有海洋性格的,大海不但能把人從島嶼帶出去,也能將各種營養從外地帶回島嶼。昔日的人們從這裡出發到海外謀求生路,現在的人們在這裡享用海洋所帶來的養分,去來之間,雖然方式不同,島嶼的生靈也都獲得滋養。

DSC_0021.JPG

灘上的細沙,像是凝聚了來往的波濤,顯現出潮汐的樣貌,透過明與暗的變換,告訴我們光的存在。

會不會,這其實是先前那道光留下的記號?

影子會不會是光的印記?

那麼,哪一條印記,是一百二十七年那道光留下來的?留下來的記號,又是想告訴我什麼樣的故事?

或者是,所有的印記,都是光來回於這百九丈的距離後,在這608公尺的範圍裡徘徊的痕跡?

*清代營造尺換算,十尺為一丈,一尺約現在32公分,所以同安石橋原長一百九十丈,約為608公尺。

DSC_0019.JPG

雖然才是初夏,我卻隱約在海風中聽見,不知從何處傳來,五月天的《盛夏光年》:

我驕傲的破壞 我痛恨的平凡 才想起那些是我最愛
讓盛夏去貪玩 把殘酷的未來 狂放到光年外 而現在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讓定律更簡單 讓秩序更混亂 這樣的青春我才喜歡
讓盛夏去貪玩 把殘酷的未來 狂放到光年外 而現在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就是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現在
一萬首的mp3 一萬次瘋狂的愛 滅不了一個渺小的孤單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就是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現在
盛夏的一場狂歡 來到了光年之外 長大難道是人必經的潰爛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DSC_0022.JPG

向晚時分,亂石堆中有一個失去碑身的碑座。口字的樣貌,卻是無法言語。

 

 

相關新聞:

金門發現近三百年歷史貞烈坊

【大紀元11月6日訊】金門縣金城鎮海濱公園進行整建工程,意外挖出疑似近三百年歷史的黃氏招娘「貞烈坊」坊石一方,牽出一段橫跨廣東、台灣和福建三省的節婦故事,縣長李炷烽今天前往上香祭拜,指示妥善保存,做為金門歷史見證。

據中央社11月6日報導,金門縣政府是斥資新台幣二千餘萬元進行海濱公園改善工程,承包商將雄獅堡牆面拆毀,日前,金城國中退休教師楊媽輝經過,在傾倒的壘石堆中,發現一方總長一百二十公分、寬三十公分、厚十公分已斷成兩截的石塊,正反兩面分別鐫刻「貞烈可嘉」、「允宜旌表」。 楊媽輝根據福建通志、泉州府志、同安縣志、金門縣志、許氏族譜等文獻,研判為清康熙年節黃氏招娘「貞烈坊」的橫題坊石,如從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0四年)建坊迄今,有二百九十八年歷史,比國家一級古蹟的東門邱良功母欽旌節孝坊,還要早上一百一十年之久。

黃氏招娘為廣東潮州南洋人,幼時被擄往台灣,再賣給金門后豐港洪家充作女婢,洪家小姐嫁給后浦許元洛(許彭)時隨嫁,並被收納為妾。

清初因朝廷與明鄭對抗,下令東南沿海實施遷界,居民遷往內地,直到康熙十九年金門、廈門兩島肅清,許元洛攜同家眷返回故鄉,已是家徒四壁景況,婢女、僕從均相繼離去,唯獨黃氏招娘獨力操持家務。

不料,有一天,黃氏招娘前往田間採收甘薯,遭遇士兵欲加姦污,她大罵不從被害,後返魂訴說經過,兇手才得以正法,黃氏於清康熙四十三年由朝廷建坊旌表節烈,金門南門森羅殿內還有欽賜鑲金神主牌位。

李炷烽上午由縣府民政局局長李增財、金城國中校長李再杭、楊媽輝等陪同,前往雄獅堡祭拜出土的貞烈坊石,他表示,早年國共戰爭,民間坊石、墓碑等石材被國軍拿來作防禦工事,其中不乏先民遺蹟,這是歷史悲劇造成的遺憾。

他也表示,貞烈坊石出土,再次證實三百年前金門節婦的歷史,這是全縣的典範,值得後人學習的鄉土教材,如今重見天日,應予以維護保存。這方貞烈坊坊石,暫時將安置金城國中鄉土教學教室,提供學者專家研究,由於雄獅堡壘石還有同安渡頭共濟橋殘石等遺蹟出土,李炷烽要求承包商加以清理,一有發現即通報縣府處理,以免史蹟遭到二度傷害。

(http://www.dajiyuan.com)    11/6/2002 9:24:23 PM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6/n242811.htm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