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定古蹟瓊林蔡氏祠堂一個聚落七座八祠的規模讓人感到驚訝,但是像瓊林這樣有多個祠堂的聚落在金門不止一個,例如整個古寧頭包括北山、南山、林厝三個聚落就有七個李氏宗祠,而前水頭現在也有四個黃氏宗祠、一座蔡氏宗祠與一座李氏宗祠。
在水頭的四座黃氏宗祠中,遊客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通往水頭港路旁的黃氏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 。
在水頭黃氏長房五欉派宗祠蓋好之前,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是水頭建造年代最近的黃氏宗祠,尤其在2005年那次近於毀滅的意外之後,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幾乎是全新的建築物了。
雖然幾乎是整個重建的建築,但世懋堂的外觀仍然保留了原本的簡樸風格,外牆大面積的花崗岩石材原色與墨黑的牆面,比這幾年許多大量採用大陸石雕的金門新建宗祠顯得莊嚴肅穆。
世懋堂外觀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門外的這面照牆,前水頭黃氏家廟前本來也有,但後來被拆除。小宗宗祠世澤堂前則還保留著寫著「紫雲屏」。
不過世懋堂的這面照壁上寫的不是黃氏祠堂常見的 「紫雲屏」,而是「指日高陞」。
世懋堂的整個平面建築格局很簡單,只有一落,房子的前方有院牆與牆規門,門兩邊的柱子與橫楣應該都是民國初年創建時所使用的石材。
門聯上寫的是:「源出潁川名第一;宗開金水序屬三。」點出這是屬於金水黃氏大宗三房派的小宗祠堂。
門楣上寫著:「三房黃氏宗祠」。
金水黃氏大宗三房派為金水肇基祖黃仲卿第三個兒子黃景盛派下分支,他有三個兒子,其中長子黃允仕遷居到漳州後失記;次子黃允在的後代則全部遷居東浦;三子黃允紀後分五房,五房中第二、三、四房後來都失記,所以只剩下長房跟五房在水頭。
走進牆規門後,整個建築格局幾乎可以一眼看盡,除了主廳之外,就是左右兩個翼廊了。
這樣一落二翼廊加牆規門的格局是祠堂最簡單的格局,圍牆所圍出的內埕是主要的祭祀空間。
與外表牆規門與圍牆的簡樸不同,藝廊屋頂座的相當華麗。
從內埕往外看,可以看見旁邊前水頭金水寺特殊造型的屋頂。
屋脊上華麗的交趾陶裝飾中,可以看見青椒、楊桃、西洋梨的有趣的造型,不知道有沒有特殊含義。
雖然建築格局簡單,但從許多細節裡還是可以看出世懋堂整建時是用了許多心力。
現在世懋堂內的匾額幾乎都是民國70年代整建時掛上的,或許這次整修有重新上漆,所以看起來很新。這些匾額或許不是當事人在世時掛上去的(事實上也不可能),卻能讓駭代子孫之到祖先曾有的榮光。
![]() |
|
大廳正中央掛的是「世懋堂」的匾額,左邊則是: 民國廿二年歲次癸酉吉置 榮祿大夫 提督衙特授黃祥立 (十世黃)祥,自子福,號心泉。崇禎間為南楚府長吏,任南澳鎮加提督軍門,勒受榮祿大夫。公生萬曆壬寅七月十七巳,卒康熙丁未十一月三十辰時,葬謝厝後。妣薛氏、陳氏。《金水黃氏族譜》 |
![]() |
右側大通樑上是: 民國七十八年己巳重修 奮武郎 大清乾隆庚寅年黃宗憲立 (十四世黃)總,字宗憲,妣蔡氏,特授奮武郎。《金水黃氏族譜》 黃總為為三房派長房。 |
![]() |
左側大通樑上是: 民國廿二年歲次癸亥十月重修 明威將軍 清康熙特受黃元崑立 (十三世黃)習,諱元崑,號仁侯,特授明威將軍,生康熙戊午年,卒雍正戊申年,葬獅頭山。妣許氏,生康熙丁卯年,卒雍正庚戌。《金水黃氏族譜》 黃習是黃總的父親。 |
![]() |
大廳前廊右側是: 民國七十八年己巳重修 中憲大夫 大清道光壬寅年黃星瑞立
|
![]() |
大廳前廊右側是: 民國七十二年癸亥十月重修 懷遠將軍 清乾隆辛酉特受黃寅衷立 (十三世黃)恭,號寅衷,勒授懷遠將軍,生康熙甲戌八月廿八辰,卒乾隆三十五年閏五月初六午。妣蔡氏,諡淑慎,名碧,合葬中路,坐東向西。《金水黃氏族譜》 黃恭為三房派五房(又謂十三房) 。 |
![]() |
中央則是 金水黃氏世懋堂奠安誌慶 宏揚祖德 金門縣黃氏宗親會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歲次己巳榖月榖旦 與 金水黃氏世懋堂奠安誌慶 源遠流長 金門縣黃氏宗親會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歲次己巳榖月榖旦 |
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資料中,世懋堂的外觀特徵欄位中填的是「格扇雕刻繁瑣」。
然而世懋堂雕刻繁瑣的不只是格扇,從祖龕到供桌,整個大廳正面都有繁複華麗的精彩木雕。
「指日高陞」是金水黃氏大宗三房祖先給子孫最大的祝福,祝他們事業有成,再現先人榮光。
金門縣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
||||||||||
名 稱 | 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 | |||||||||
地 址 | 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134 號 | |||||||||
類 別 | 歷史建築 | 等 級 | 歷史建築 | 種 類 | 宗祠 | |||||
法令依據 | 文化資產保存法 | |||||||||
公告日期 | 2003/03/31 | 公告文號 | 府教社字第09200570 號 | |||||||
評定基準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
登錄理由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
創建年代 | 關於「世懋堂」的始建年代有兩種不同版本。在歷史建築登錄資料中,記載該宗祠為民國23(1934年)年由水頭黃氏三房籌資興建。不過,據「黃氏世懋堂重建誌略」所載,該宗祠始建的年代為民國18年(1929年),大約早了5年左右。 | |||||||||
歷史沿革 |
歷次修繕如下:始建於民國18年(1929年),民國58年曾稍作整修,民國72年重修,78年奠安。民國94年10月4日,因水頭商港施工吊車翻覆,導致宗祠傾毀,遂於96年8月動土重修,並於102年10月24、25、26日舉行慶成醮。 |
|||||||||
主祀對象 | ||||||||||
陪祀對象 | ||||||||||
外觀特徵 | 格扇雕刻繁瑣。 | |||||||||
重要古物 | ||||||||||
附近景觀 | 水頭係以黃氏為主的多姓聚落,村內共有四座宗祠,除一座為李氏所有家廟,其他三座分別為「黃氏家廟」(黃氏大宗宗祠)、「世澤堂」(黃氏小宗宗祠),及「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 | |||||||||
現 況 | ||||||||||
備 註 | 世懋堂為水頭黃氏三房宗祠,燈號為「榮祿大夫」,並於2003年指定為金門縣歷史建築。 | |||||||||
資料來源 | 金門國家公園電子報 |
相關報導:
金水黃氏世懋堂奠安嘉賓雲集 2013-10-25 記者 莊煥寧/金城 報導
金城鎮金水黃氏世懋堂奠安慶典昨起登場,副縣長吳友欽、鄉鎮長、及洪氏姻親等團隊前往敬獻賀匾、爐敬祝賀。奠安委員會主委黃宣良與長老及居民,熱情迎接貴賓及姻親,鑼鼓、鞭炮聲加上慶祝旗幟及燈、彩和戲劇公演,熱鬧非凡。
金水黃氏世懋堂昨日起熱鬧舉行奠安慶典,凌晨一時起鼓、發奏請神、掀樑、制煞戲,五時起(卯時)追龍、七時起排粿粽、拜圓、祀文昌、福德神等,揭開為期三天的熱鬧序幕。
副縣長吳友欽昨日上午九時許率同秘書長盧志輝及縣府主管前往祝賀,在主持點主後,在長老的陪獻下,率縣府團隊依循古禮上香、獻爵、獻饌、獻花、獻果、獻香茗、三鞠躬等,並代表縣長李沃士敬獻「世澤綿長」大紅匾額,受到主委黃宣良、副主委黃國龍、許華玉議員、總幹事黃水林,以及里長黃國民等長老與鄉親的歡迎。
在吳友欽副縣長點主後,各界祝賀慶典及姻親等祭拜典禮接續展開。本縣五鄉鎮長慶賀團由石兆瑉、陳成勇、洪成發代表領隊行獻禮,敬獻「源遠流長」彩匾。
後豐港洪氏宗親會結合烈嶼洪氏宗親會昨日組成二百人姻親祝賀團前往祝賀,先在洪氏宗祠由長老洪成進擔任主祭後再出發,依序為祝賀全銜紅布條、大鑼、大鼓車、賀匾、生豬羊、13件牲禮、領隊長老、小鼓隊、祝賀團成員前往金城集合,再遊行市區光前路、中興路、莒光路、經貞節牌坊後右轉民族路在北堤路上車,專車前往金水里,再遊行到黃氏世懋堂祝賀,由洪成進代表獻「坤儀流芳」賀匾,象徵姻親情誼長長久久。
金水黃氏世懋堂重建落成奠安慶典,昨日下午也進行「拜斗」、「敬宅主、地基主」、「鬧廳晚朝」等,並請來廈門高甲戲進行閩劇公演。今日將接續進行讀解連、進表、恭送玉皇、請六宿、迎接宗親慶典、獻敬、敬榜神、犒軍、鎮竹筏、石頭符、過限(過布橋)、淨油、插柳、獻五穀、埋磚契化六宿、龍神等科儀活動,並關祠堂門。後天(二十七日)開祠堂門,設醮、排粿粽、獻敬、恭送玉皇、敬宅主、地基主、犒軍、分燈、辭神。而活動期間每天下午都安排有閩劇公演,歡迎各界前往逗熱鬧。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main_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20307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