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罷玉几閒,山水有餘響。儻告宗少文,弗作臥遊想」這是清人林樹梅所著《太武山十八詠》中關於金門太武山頂「玉几案」的詩句,以充滿餘韻的山水美景告訴南朝宋的畫家宗少文(名炳,南陽人。妙善琴書,精於理論,所寫的《畫山水序》一文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論述之一),不要因為老病將至就只臥遊山水。
在金門第一方志,成書於明隆慶年間的《滄海紀遺》中就已經提到「玉几案」這個奇景了:
《太武巖十二奇誌》
浯洲稱海國,中有太武山 巖,亦奇觀之所萃也。齊諧誌之矣。醮月、蟹眼,名曰泉奇。眠雲、跨鰲,名曰石奇。以靈奇,則曰倒影塔、玉几案。以幽奇,則曰古石室、石門關。其他千丈之壁,一覽之亭,與夫風動之石,偃蓋之松,詎非種種稱奇耶?........
書中的「玉几案」是以靈奇。
清人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中描述這個奇景是:「若至巖之外,萬山面內,蒼翠繡錯,勢若星拱,對豎一石,形類几榻,遠觀近望,如香几之遙臨,曰香几案。天作之勢,非經工庀材所可及也。」
其中「對豎一石,形類几榻,遠觀近望,如香几之遙臨,曰香几案。」常讓人誤以為所謂「香几案(玉几案)」指的是海印寺正前方山頭上的那塊巨石。但在《滄海紀遺》書中的《詠太武山十二奇》詩組中的《玉几案》:「策緊芒鞋經幾遭,主山低處案山高。 莫嫌履坦無多法,月裏鋤泥玉滿蒿」中已經點明這是一個「主山低處案山高」的地方,不只是一塊石頭。
關於這一塊巨岩,有專屬於它的故事,將來有機會再提。
想要看見完整的「玉几案」,最好的欣賞位置不是走到巨岩下方,而是從海印寺大雄寶殿前遠望,如此才能看見「主山低處案山高」,看見一整個宛如翡翠碧玉雕琢出來的「玉几案」景象。但也因為這樣的距離,讓玉几案成為一個不是隨時都看得到的奇景,如果山中雲霧過濃,人們就只能在腦海中想像它的模樣了。也無怪《武巖重構》詩中會有「霧散還看玉几橫」的句子了。
金門太武山奇景 | |||
太武山十二奇 《滄海紀遺》:「浯洲稱海國,中有太武巖,亦奇觀之所萃也,齊諧志之矣。蘸月,蟹眼、名曰泉奇。眠雲、跨鱉、名曰石奇。以靈奇,則有倒影、玉几案。以幽奇,則有石室、門關。其他千丈之壁,一覽之亭,與夫風動之石,偃蓋之松,步雲之梯,詎非種種稱奇也」 |
|||
![]() |
![]() |
![]() |
![]() |
太武山巖 |
蘸月池 | 蟹眼泉 | 眠雲石 |
![]() |
![]() |
![]() |
![]() |
跨鰲石 | 倒影塔 | 玉几案(香几案) | 石室 |
![]() |
![]() |
||
門關 |
千丈壁 | 一覽亭 | 風動石 |
掩蓋松 | 步雲梯 |
持續更新中.........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