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有「城」,不過不在現在金門最熱鬧的「金城」市區,而在「金門城」這個聚落裡。

說起「金門城」,在明朝初年就已經存在了,不過幾經戰亂,尤其是清朝初年的遷界之役,明代的金門城受到很大的損害,現在的金門城,聚落型態及空間分佈一直保持舊有風貌,一直到民國40年左右,金門城才有較大的變動。

這些變動最明顯的,就是原本建造城牆的石塊被移了位,只剩下基部的礎石跟夯土還留在原地。

這些石塊跑到哪裡去了?

其實它們沒有跑的很遠,被運去建造戰地工事去了。

在金門南門附近有一座「睢陽著節」,在它與金門舊酒廠間的路坡度極陡,被稱為「崎仔頭」,順著這個坡下去會經過 「關刀石」與「紗帽石」,再往前則是「碑牌仔」,再往下,離海就不遠了。

走到了海岸附近,有一大片的岩石出露,被稱為「大櫓坪」,從前的居民補了魚上岸後,會把魚貨及魚網放在這裡整理,而櫓是撥水前進的東西,漁民也會把它放在這裡,所以被稱為大櫓坪。

只是這些屬於漁業生活的過往,在民國38年後因為海岸被列入軍事管制區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身著草綠服的年輕男子隨著時間交替,在這裡度過往後的每一個風雨晨昏。

部隊的生活是刻苦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軍隊要如何構築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堡壘?於是接近頹圮的金門城牆成為取材的對象,駐防西門外的19軍及駐防在文台寶塔的25軍受命開始拆金門城牆,金門城城牆的石材幾乎都被搬走,甚至遠及湖下及古寧頭的據點有些也取用金門城石材,金門城的城牆到這個時候算是徹底被摧毀了。

不過,金門城城牆這一次的毀壞主要是為了構築戰地防禦工事,沒有了城牆,卻多了碉堡來守護金門城。

會遇到這個碉堡其實是個意外,在格友「金門部落」部落長的帶領下,我們到金門城外圍找傳說中的行人贊石刻,找著找著,鑽過樹叢來到了一片寬廣的岩盤,沒有遮蔭的岩盤上長滿了琉球野薔薇。一行人在岩盤上面搜尋,沒找到石刻,倒是看到了岩盤頂端用石塊構築而成的碉堡。

這個碉堡與周圍的巨石融為一體,巨石與巨石間的空隙則用方正的石塊填塞,堅實的構工讓這個碉堡外觀仍然十分完整。以這些石塊平整的程度及歲月在上面留下的刻痕,還有地緣的關係來看,這些石材應該就是金門城城牆的石材,被部隊拿來這裡蓋碉堡。

雖然裡面的駐軍早已不知去向,但是碉堡依舊忠實地在這面海的山坡上聳立,守護著金門城的子民。

現在的碉堡已經成為這個岩盤的一部份了,如果沒有走到最高處根本不會有人知道這些巨石間藏著一個碉堡,而且是利用已經消失的金門城城牆石材構築的堡壘。只希望這個碉堡能夠一直在這裡守護金門城,雖然它的誕生是因為金門城牆的消逝,但是如果為了重建金門城而把這個碉堡拆掉,那所造成的破壞及歷史意涵的消失與60年前拆城牆蓋堡壘沒什麼兩樣。

古城堡壘的誕生是因為兩個政治實體的對峙,也見證世界上曾有,以美蘇為代表的兩股大勢力的角力,留下它,只會豐富金門城的歷史內涵,把它拆了,它就只是還原成一堆石材,一堆沒有故事的塊石。

我坐在古城碉堡下的岩盤上,遠望曾經是港津的金門城海岸,原本繁忙的港口現在只能看到一片連綿的石英白沙灘。

蔚藍空中的絲絲雲朵,像是天空對大海的絲絲細語,以一種跨越時空的纏綿將不絕的情意吹向人間。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