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金城鎮傳統民居 (42)
- Jan 24 Sun 2010 00:20
三仙守護-金門庵前陳振芳古厝[歷史建築]
- Jan 23 Sat 2010 20:31
美哉室-金門庵前陳氏古厝[歷史建築]
- Jan 16 Sat 2010 23:09
書卷乾坤-金門泗湖薛清江宅[歷史建築]
「泗湖」是金門國家公園古崗區東北角的一個小聚落,與國家公園僅一路之隔。雖然戶籍登錄人口的人口不到兩百人,面積也不大,聚落入口的「浯州陶藝」卻曾留駐許多由人的腳步,而聚落裡的風獅爺,更是尋獅客必定拜訪的地方。卻少有人注意到,這樣的聚落裡也有一棟金門縣政府登錄的歷史建築,那就是泗湖24號的「薛清江宅」。
- Jan 12 Tue 2010 23:10
游擊將軍展弘韻-金門後豐港洪暄故居[歷史建築]
金門後豐港聚落中最明顯的建築就是聚落中心為至併排的三棟三落大厝,這三棟由明太子太保忠振伯洪旭及其兄弟游擊將軍洪暄興建的房子,在時光的流轉中有了不同的境遇。中央的洪氏宗祠修的不見古意,左右兩棟民居現在也呈現不同面貌。
- Jan 07 Thu 2010 23:08
太子太師忠振伯-金門后豐港洪旭故居[歷史建築]
每逢中秋佳節,金門與廈門兩地可以說是擲骰子的聲音此起彼落,但也不見警察出來取締聚賭,千萬別誤會金門已經開放賭場,隨處都可聚賭,這是當地中秋節特有的活動「搏餅」,發明這個活動的人金門明末武將忠振伯「洪旭」。
- Dec 30 Wed 2009 00:29
遠齋故居韶光老-金門水頭黃紹光宅[歷史建築]
金門水頭黃氏長房五樹派在清軍擊退明鄭軍隊時遷居台灣,而長房小宗派與三房派五房則遷居漳州。禁海令解除後,各宗派陸續遷回金門,其中長房小宗派因為與清廷關係較佳,加上子弟陸續經商,逐漸累積大量財富,清乾隆中葉更向三房派五房購得黃厝頂土地,與各房家人共同築建九棟二落大厝,此即人稱之「水頭十八支樑」。
- Dec 20 Sun 2009 23:36
奎璧聯輝-金門水頭黃孫掌宅
- Jul 18 Sat 2009 16:36
黑面宙傳奇-金門水頭黃廷宙宅與銃樓[歷史建築]
- Jun 26 Fri 2009 01:40
轉承之地-金門珠山頂三落
- Jun 13 Sat 2009 01:12
將軍戰馬今安在?-金門珠山薛師儀將軍第
我們排除糾纏的枝椏,小心翼翼地踩過地上的青苔,來到過氣的將軍府。殘破剝落的大廳,樑柱歪斜,叱吒風雲的過往,徒然剩下幾個鐫刻於壁間的姓名,無端讓人想起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再是蓋世的彪炳功業,終歸還是要隨著四季的流轉,被逐漸淡忘.......
- May 29 Fri 2009 23:44
水頭開始的地方-金門水頭白氏先祖草寮舊址[歷史建築]
- May 15 Fri 2009 00:43
記一段即將消失的記憶-金門後浦南門童氏百年古厝
- Apr 21 Tue 2009 23:25
以農起家-金門水頭黃從宅(黃文川昆仲祖厝)
- Apr 09 Thu 2009 08:55
巴里島咖啡與金門城的相遇-金門城陳清白宅
- Mar 28 Sat 2009 01:33
腹有詩書氣自華-金門水頭蔡開盛宅第[歷史建築]
- Mar 25 Wed 2009 23:21
內聚與外放-金門水頭王氏古厝[歷史建築]
水頭聚落的「下界」,與一般人所熟知的得月樓所在地的「中界」,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情。少見洋樓與番仔厝的跋扈飛揚,有的是閩南傳統建築的溫潤內斂,卻又不像「頂界」十八支樑的整齊劃一,所有的建築似乎都有著自己專屬的風格,讓人可以輕易地區分出屋宇各自的性格。
- Mar 23 Mon 2009 23:24
時代的輪轉-金門水頭黃廷參三落大厝[歷史建築]
- Mar 18 Wed 2009 23:45
抗日遺事-金門水頭黃水應宅[歷史建築]
「水頭」是金門的重要通商口岸,整個聚落依山勢緩坡而建,同時依照姓氏、血緣,可以分為幾個「界」。一般人所熟知的得月樓位於以黃姓及李姓居民為主的「中界」,水頭十八間所在地則是以黃姓為主的「頂界」,其他還有以李性為主的「下界」與以陳姓為主的「後界」。
- Jan 29 Thu 2009 10:03
整地擲炮城-金門珠山下三落[歷史建築]
- Oct 25 Sat 2008 11:53
歐厝留影-金門歐厝上社隘門傳統建築群